欢迎访问石台文明网!-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文化建设 > 正文

为石台旅游植入文化基因——县政协建言献策文旅融合发展

时间:2017-02-23 10:03 来源:池州日报•石台新闻 作者:汪皖平 阅读:

近年来,石台县委、县政府把生态旅游确立为县内发展的首位产业,提出要发挥旅游作为综合性产业的拉动作用,“一县一业做旅游”,着力“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旅游目的地建设,全力推进生态旅游及配套产业发展,取得积极长足的进步。但就目前的旅游情况来看,我县的旅游产品仍处于生态观光的较低层次,除了“山好、水好、空气好”的直观感受,旅游产品在精神层面,缺乏能涤荡心灵、令人回味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与大众旅游的时代要求、与游客的个性化需求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和短板。为此,2016年4月初,县政协常委会积极开展深入调研,组织委员开展了专题协商的系列活动,并于9月21日召开县政协专题协商会暨九届22次常委会议,广泛汇集社会各界智慧力量,适时提出了“推进文旅融合、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建议案,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县生态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增强综合竞争力,带动全县特色产业转型发展。

建议案认为,一要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确立“文旅融合”发展导向,立足石台旅游发展的特色定位,挖掘反映地域文化的“特色因子”,突出以“生态文化为基础、山水文化为核心、养生文化为支撑、地域乡土文化为补充”,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大旅游大产业”发展新格局。要突破“就文化抓文化、就旅游抓旅游”惯性思维,创新“文旅融合”推进机制。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谋划争取组建“县文化旅游委员会”,统筹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和政策制订、产业发展协调指导、重点项目的协调推进等职能。强化规划的规范引领功能,聘请高层次、高水平的规划机构和专家修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凝练全县旅游发展形象定位和主题特色。将“旅游首位、文化先行”的思想,贯穿到生态文明、城镇建设、美丽乡村等各项建设规划之中。

二是弘扬健康文化,推动文化资源进景区

加强地域文化保护传承,厘清我县历史文化脉络。成立县地域文化研究会,梳理编撰《石台地域文化通史》、《石台故事》等地域文化素材。加强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镇古村、古遗址古建筑的保护,加强对各景区景点、核心保护区周边的原生态环境和历史风貌的保护。对于开发条件不成熟的,要划定保护区域、设立保护标志,宁可不开发、缓开发,也不滥开发。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景点,挖掘景区文化资源,对各景区景点的文化资源进行研究、挖掘、整理、宣传、策划和包装。防范同质化、短视化倾向,坚持扬长避短、错位发展,找准差异性、挖掘独特性,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不求第一、但求唯一”的发展理念,注入文化内涵,丰富看点和卖点。

三是坚持项目带动,提升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度

多层次谋划“文旅融合”发展项目,策划一批能把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体现到旅游要素中的重点项目,制定“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目录,吸引不同层次的投资人参与到“文旅融合”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中来。着力引进文化旅游战略投资商,采取独资或入股等多种形式兴办涉旅企业,支持企业投资、运营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引导文旅企业对我县民俗风情、历史文化、长寿文化、饮食文化、传统技艺、古迹遗址等高标准、特色化开发,打造一批有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企业和品牌项目。扶持开发文化旅游商品,研发制作一批融入石台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具有“特色性、观赏性、便携性、实用性、宣传性”的文化旅游商品、地方土特产品,让游客“看得中、买得起、带得走、送得出”。提高县城文化旅游品位,对县城各重要节点的建筑风貌、公共空间、绿化景观等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改造,在道路、桥梁、建筑、公园、雕塑、特色街巷、商店牌匾等设计建设中,充分体现县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力求做到竣工一个项目,形成一道景观。

四是彰显亮点特色,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

丰富“文旅融合”平台和载体,以“游在石台•乐在石台”为主题,创作一批雅俗共赏旅游文化节目,打造一台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旅游演出,力争用3-5年的时间,将其打造成我县对外宣传文化旅游的名片。规划和建设一批参与性、体验式的特色游乐项目、文化演艺场所、旅游产品加工销售中心,致力打造一批有质量的影视、绘画、写生、摄影、文学创作、康体养生、户外拓展基地。推进乡村旅游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突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特点,体现原始、乡野、自然韵味,促进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建设一批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俗风情的特色景观村镇,展示农耕文明、草根元素,让游客回归田园牧歌,唤醒体验记忆,感受乡村文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名人故事、历史传说、民俗风情为题材,创作一批网络游戏、科幻电影、动漫主题游乐园等新媒体文化产品。发挥网站、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媒体作用,适时推出系列旅游专栏、专题节目,探索开展低成本、高性价比的“微营销”。举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论坛,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把脉出招,借用“外脑”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征集、创作、出版体现我县文化旅游资源的图书及音像作品,支持开展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文化展演活动。

五是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完善智慧旅游服务功能,在全县4A级景区推行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信息智能推送全覆盖。大力培养文化旅游发展人才,打破既有界限,建立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库,推行跨行业、跨部门竞争性遴选。着力培养一批本土懂文化、善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文化旅游人才。常态开展文化旅游展示活动,落实“年年有节庆、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演出”要求,常态化开展目连戏、龙舟竞渡、十番锣鼓、石台民歌、石台唱曲、黄梅戏、龙狮花灯等特色巡回演出活动。加大政策支持服务力度,制定出台《石台县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在市场准入、市场开拓及人才、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激励文化旅游企业的快速发展。设立旅游文化建设基金,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