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田野起新图 扶贫济困践初心——记石台县杏溪村挂职第一书记、中国建材集团派驻扶贫干部陈华
巍巍莽山,涓涓溪流。层峦叠嶂的山林中,坐落着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杏溪村。
时值盛夏,站在山顶远眺,食用菌基地20座羊肚菌种植大棚连栋成片,65亩猕猴桃采摘园里碧叶成荫,扶贫车间里机器声响,中华蜂养殖基地蜜汁满箱。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现在脱贫致富大发展。面对眼前的一幕,陈华内心涌起一份欣慰与满足,这成绩的背后有驻村工作队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也有上级领导和村民的大力支持。

怀一颗初心,从繁华都市走上崎岖山路
石台县仁里镇杏溪村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的重点贫困村,全村共有268户853人,而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4户201人,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25%。2019年底实现全村贫困人口脱贫。
2019年6月,陈华服从组织安排成为了中国建材集团派驻杏溪村的扶贫干部。刚刚来村,陈华常说,自从当上第一书记,他总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如期脱贫,争分夺秒”8个字不仅写在他的笔记本扉页上,更深深印在他的心头。
杏溪驻村扶贫工作队沿着崎岖的山路,马不停蹄地开始调研,全覆盖式走访所有贫困户和边缘户,对照扶贫手册,倾听群众诉求,搜集第一手资料。从家长里短到村级发展、从邻里纠纷到干群关系、从家庭收入到惠民政策,短短几个月时间,杏溪村的里里外外、大事小情便都装进了陈华心中,杏溪村这支扶贫工作队也驻进了群众心里。
在扶贫工作上精准发力抓落实。扶贫至今,陈华一直心系杏溪脱贫,把初心使命转化为投身实践的创新举措。今年7月初,陈华在村工作意外摔伤,造成右手骨折,尚未痊愈,他就打着绷带继续走村入户。陈华先后排查走访300余次,解决群众大小问题50余件。他因户因人施策,与工作队、村两委一起研究对策,做到“一人一措施,一户一方案”。他扎扎实实为村民排忧解难。蒋荷香、高宝庆等独居老人,陈华除了关心他们的吃穿住,还经常去老人家里坐一坐,拉拉家常,打扫卫生。得知蒋荷香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陈华立即争取了慰问资金2000元,帮助蒋荷香一家解决了燃眉之急。一场大暴雨,贫困户焦凤英家的屋顶受损,出现漏雨渗水现象。他第一时间带着师傅前去修缮。“陈书记真的比我伢还亲呐!”这句话说出了村民发自内心的信任。
在疫情防控上统筹谋划显担当。面对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陈华又主动请缨,投入防疫工作。他到村前就通过电话、视频方式与村里沟通调度工作,协调中材国际(南京)及时捐助1.9万元防疫物资。他提前逆行返岗,与工作队、村两委一道统筹谋划疫情防控工作,每日检查慰问8个值班卡点志愿者,面向村民发放防疫物资,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随着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他又调研产业基地建设,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他还摸底了解外出务工人员情况,整理发布就业招聘信息,安排村民到池州凯盛公司就业务工。

担一肩使命,让“荒山坡”变成“聚宝盆”
为了早日实现脱贫摘帽,陈华从走进村的第一天,便在心里盘算着如何深化创新创业,大力发展扶贫产业。
村民陈德花反映自己的鸡滞销,陈华立马去查看。多方联系购买人,还自掏腰包购买了20只鸡,400个鸡蛋。他还颇有新意的建议陈德花在山林中圈地散养土鸡,并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德花跑山鸡”。他教育引导村民们要会营销,要做靓品牌、打造亮点、做出特色。如今,来买“德花跑山鸡”的人越来越多,鸡场规模也越来越大。
“培育产业,绝不能只有‘盆景’没有‘风景’,要形成雁阵效应,推动百花齐放。”陈华说道。近年在中建材的对口帮扶下,陈华与工作队、村两委一起谋发展、促振兴,探索发展扶贫产业,逐步从无到有,共同搭建起“三基地一车间一光伏”的扶贫产业主体架构。
产业有了,更需精心呵护。2019年旱情对种养基地影响大,陈华每天都往各个基地跑,徒步进入深山寻找水源,架设管道,使得65亩猕猴桃园成功渡过旱期。陈华还经常陪同安农大、县农委的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地头和种养殖大棚,现场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陈华用心用力最多的就是扶贫产品销售工作。一方面他利用人脉优势,联系单位和有关企业,开展消费扶贫。另一方面对接网络电商,与电商平台“荷包蛋”对接,拓展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优化产品包装,积极宣传推介,先后推销农产品60多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7万元。
“要想方设法发展产业,激活造血功能。”陈华时刻提醒大家,他像一只催耕鸟,在杏溪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不论是田间地头、扶贫车间、产业基地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绘一方蓝图,把希望的种子播撒在田野里
在陈华的心里有着一个“家富、人和、业兴、村美”的新杏溪。“我想让这片美丽如画的小山村,走出石台、走向远方。”陈华与工作队、村两委着眼长远绘制蓝图,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探索后脱贫时代的乡村振兴路径。
为了进一步奠定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陈华推动实施中建材援建项目——考坑水库灌溉引水工程,把考坑水库水源引到杏溪村,一举解决灌溉水源匮乏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一直冲在第一线,与质检员一道检测水质,和施工队一起讨论铺管路线,和村民共同商议引水方式,监督落实项目的每个程序,推动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
目前,仁里镇杏溪村安全饮水工程、村庄道路改造工程、乡村大舞台、沿河银杏步道、村民文化广场都已顺利完工。杏溪村驻村工作队超前谋划,依托杏溪良好生态,发展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等产业,打好蜂蜜牌、文旅牌,推动特色种养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探索建设观光采摘园、花谷花田、养蜂特色村庄等,建设可玩可赏可体验的休闲观光农业。如今的杏溪村,水通了、路宽了、产业兴旺了,越来越多的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扶贫至今,陈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直主动担当作为、带领群众真抓实干,他动真情、真扶贫、扶真贫,用他的倾情付出,温暖着杏溪的山山水水,造福了这里的一方乡民。(周军)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