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台文明网!-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文明播报 > 正文

石台一出列贫困村设基金共享脱贫成果

时间:2018-05-15 10:18 来源:池州日报 作者:左平 阅读:

5月8日上午,石台县仁里镇三增村爱心公益基金首次发放,包括7名家庭困难非贫困户在内的9位村民,分别领到了1000元补助或奖励。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国全表示,脱贫攻坚让村里有了集体经济收入,脱贫成果理应让乡亲们共享。

三增村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石台县的一个贫困村,拥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283人,集体经济收入为零。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实施,2017年,该村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到15.1万元,顺利实现了“户脱贫、村出列”。

村集体有钱了怎么花?在今年春节期间召开的三增村务工返乡人员座谈会上,王国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除了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外,再设立一个公益基金,资助那些因病、因子女上学导致生活困难的非贫困户,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随后,经村党支部会议、村两委会议研究,同意设立三增村爱心公益基金。

考虑到村集体经济刚刚起步,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王国全多方奔走,募集赞助款7.5万元纳入公益基金,村集体投入2万元,外出务工人员自愿捐助5000元。

今年3月,三增村爱心公益基金理事会成立,村委会主任任理事长,文书任秘书长,村民代表、党员代表、村两委代表各一人任理事。

扶危济困是三增村设立爱心公益基金的初衷。经过调查摸底和审核,此次共有7名家庭困难非贫困户被列为补助对象。程海林因做心脏搭桥手术需长期用药,每月药费700多元,自费部分300多元。方秉学家两个孩子在外地上大学,母亲因病长期卧床,生活十分困难。根据《三增村爱心公益基金管理使用办法》,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可以获得1000元的健康补助或教育补助。

值得一提的是,致富带头人和好人好事也被纳入爱心公益基金补助范围。贫困户汪相庭去年流转了100多亩农田种植富硒稻,在村富硒生态农产品合作联社的帮助下,实现纯收入6万多元,一举摘掉“穷帽子”,成为致富带头人。村民汪加顺家有80多岁的老母亲因病长期卧床,两个孩子在上学。汪加顺孝老爱亲、助人为乐,为村民树立了榜样。

5月2日,三增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程海林等9人的爱心公益基金补助或奖励获得表决通过。经过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每人领到1000元补助或奖励。王国全表示,下一步,村里还将扩大爱心公益基金使用范围,为解决乡亲们的燃眉之急出力,在促进勤劳致富、树立文明乡风上发挥更大作用。(左平)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