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社会关爱——给了我一双隐形的翅膀
我叫曹莉,今年十九岁,家住石台县七都镇高路亭村,现就读于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汉语言专业。长期以来我家庭经济非常困难,因为享受了民生工程——国家学生资助政策,顺利完成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今年秋季走进了大学校园。
恨无彩凤双飞翼
我的家在皖南山区腹地石台县,住在海拔七、八百米的中龙山上,幼年时期,我只能看着窗外郁郁苍苍、无边无际的山野森林,与白云为伴,与山鸟相嬉,一年也就几次坐在爸爸的背篓里,下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四岁时,妹妹刚出生不久, 父亲生了一场大病,精神也出现了异常,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不久也离家出走,弃我们而去——我们瞬间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几乎成了孤儿。不久伯伯把我们接到山下,承担起抚养我们姐妹的责任,伯伯也是孤身一人生活,生活也十分艰难。山下,伯伯在政府帮助下,撑起了三间平房,靠政府资助,办起了一个小型养殖场维持生计。为了生活,伯伯伟岸的身躯早已被生活的重担压得直不起来,一头青丝变成了干枯毛燥的白发。伯伯倾其所有给了我们应有的沉甸甸的父爱。看着伯伯劳作的身影,我总是想,我像一颗埋藏在深层土壤里的种子,努力汲取周围所有能吸收的营养,哪一天我才能破土而出,成为有用之材,报答这份深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
6岁时,伯伯拉着我的手,把我送进了幼儿园。我一下认识了那么多老师、那么多的同学,那段时间是我最开心快乐的时光,但也是生活最艰难困苦的时期,我家里甚至无法支付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在这样的困顿和窘迫中,吃不饱,也穿不好,看着同龄的小朋友穿的花枝招展,我们只有羡慕的份。幸运的是,幼儿园老师很快注意到了我,免除了我的学费、保育费,每年换季的时候,政府还有社会上的好心人给我们姐妹送来了衣物,我们再也没有受过饥寒之苦了。后来上了小学,老师们了解到我的家庭情况后,为我申请了小学贫困寄宿生补助,每学期500元,虽然钱不多,但能解决我很多困难,无疑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也为我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更好地保障。在小学阶段,只要政府有资助项目,老师都会优先考虑到我,我基本不需要家里负担,读完了小学。伯伯在政府的帮扶下,家庭养殖场规模也有所扩大,家庭经济状况也有好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政府关怀、学校照顾、老师关心,方方面面的精心呵护,犹如一缕缕春风,让我茁壮成长。
我欲振翅上云端
上了初中以后,意味着花销更大了。伯伯一人支撑着我们姐妹两人的生活,也很困难。那时国家实行助学和帮扶政策,县教体局对口帮扶我们村,两任教体局局长亲自包保我们家。记得那年冬天特别冷,我们都窝在家里不想出门。突然一阵风吹开大门,我们抬眼一看,原来是一大帮叔叔阿姨,提着水果、抱着被褥来看我们呢,他们嘘寒问暖。还送来了500元春节慰问金。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好心人关注着我们。以后每年,教体局的叔叔阿姨们都会送来他们的爱心。初中三年,学校为我继续发放了贫困寄宿生补助,每学期650元,为我解决了不少困难。后来上了高中,我一直享受着县财政免除高中学费的资助政策。因为我家是建档立卡户,高中三年都享受着国家最高助学金,每年3000元。这样我的学费也不用愁了。除此之外,石台县人民武装部资助过我两年,每年1000元。在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虽然生活条件不好,但我从未抱怨什么,家人已经为我付出了许多,我不能再让他们为我操心,我想的只有好好学习努力考上大学,以优异成绩回报国家和社会。今年高考前后,我一直很纠结,怕困难的家庭状况,没办法继续供我上大学,理想的翅膀被生活的重担压垮。当大学录取通知书送来的时候,我没有应有的欣喜和激动,更多地是焦虑。正当我忐忑不安的时候,县教体局为我解决了国家贫困大学生资助资金5000元,还联系两位企业老总,为我送来大学学费7000元,还一下驱散了我心头的雾霾。让我看到了云天里那一抹蔚蓝,激发了我振翅高飞的欲望。
如今,我是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汉语言专业的一名一年级新生,我坐在大学教室里读书,我知道这不是梦了。在大学校园里,我再次享受着国家助学政策,入校不久,我就申请安徽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资助2000元。国家扶贫政策、助学政策给我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为我编织了一双隐形的翅膀,让我的理想展翅高飞……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