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县黄梅戏剧团:赴浙驻演催生“黄梅戏热”
近日,县黄梅戏剧团赴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开展35场演出,吸引8000余人次驻足观看。《天仙配》的婉转唱腔响彻瓯江江畔,石台目连戏的古老韵味浸润龙泉古城,为期30天的跨省驻演已超越单纯的艺术展演范畴,以“文化IP+文旅融合”创新路径,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写下了细腻而深刻的注脚。

据龙泉市文旅部门统计,石台县黄梅戏剧团驻演期间当地周末客流量同比增长15%,西街三江口区域游客停留时长从40分钟延长至1.5小时,不少游客表示“特意为看黄梅戏而来”。
为加深观众对黄梅戏的认知,县黄梅戏剧团同步开展16场体验活动:在演出区域设“黄梅戏体验角”,每日安排演员教唱简单唱段、示范水袖等动作,吸引群众参与;演出融合黄梅戏与越剧,与当地越剧爱好者探讨唱腔融合可能;针对亲子游客推出“小小黄梅戏演员”活动,简化身段教学,让儿童感受传统艺术乐趣。

在长三角文旅协同发展的版图中,县域是资源输出的“末梢”,鲜少成为跨区域合作的“枢纽”。县黄梅戏剧团的实践,打破了这一惯性认知。演出从当地剧场走向留槎洲出墙剧场、瓯江文化广场等公共空间,通过导赏互动、演员交流等沉浸式体验方式,让《女驸马》《天仙配》《闹花灯》等经典剧目从“单向传播”转为“双向共鸣”,催生出龙泉本地的“黄梅戏热”,成为串联浙皖文旅资源的“纽带”。35场免费展演让龙泉市民与游客近距离触摸徽风皖韵,黄梅戏的流动传播同样让文化惠民突破行政边界。每场演出200余人的上座率与观众返场现象,是文化IP吸引力的直接佐证。


石台在龙泉的驻演并非短期的“文化走亲”,而是构建“非遗传承+商业运营”良性循环的系统性探索。市场化布局更显长远眼光,剧团与“华城天视(厦门)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杭州鑫梓悦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两家文旅企业达成“半年60场驻演”意向,既为演员提供了稳定的实践平台,实现戏曲人才的跨省历练,又为龙泉文旅注入新鲜活力,形成“安徽剧目+浙江市场”的互补格局。这种“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群众受益”的模式,诠释了长三角文旅联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核心理念。(江雪飞)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
下一篇:没有了
石台县黄梅戏剧团:赴浙驻
社科普及优秀典型案例|硒
暑期不打烊 持续在线提实
石台县:声动舞台 智守清
品读经典西游,石台县2025
石台县:开展暑期农家书屋
石台:“15分钟阅
石台县七都镇:送
石台县仁里镇贡溪
石台县委宣传部送
稻花香里说丰年—
永远跟党走 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