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台文明网!-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道德建设 > 正文

“七一勋章”获得者的故事:六渡长江送战士的“渡江英雄”——马毛姐

时间:2021-07-08 08:38 来源:未知 作者:文明网编辑 阅读:

1000.jpg

我要让我女儿把“七一勋章”送到渡江战役纪念馆去,给后面的人看看,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

——马毛姐

人物简介

马毛姐,女,汉族,1935年9月生,1954年6月入党,安徽无为人,安徽省原合肥市服装鞋帽工业公司副经理。解放战争时期支前英模的杰出代表,闻名全国的“渡江英雄”。渡江战役中,年仅14岁参加“渡江突击队”,在手臂中弹的情况下依然咬牙坚持,不畏枪林弹雨6次横渡长江,运送3批解放军成功登岸。毛主席亲切接见她,并题词“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参加工作后从不以功臣自居,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为党工作;离休后义务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300多场次。荣获“一等渡江功臣”、“支前模范”称号。

年龄最小的支前模范

1935年,马毛姐出生在无为县(今无为市)马家坝村一个渔民家庭,家里共有八个兄妹,家境不好。家里除了一间低矮的小茅草屋和几亩薄田外,还有一只用以捕鱼的小木船,这些就是全部家当了。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长江北岸的无为县,当地大小村落里驻扎着20多万准备渡江的解放军。无为县民众挑米担柴、修路挖沟、征用船只,忙着各项支前工作。此时,年仅14岁的马毛姐也决心要为解放军做点事,当得知解放军要渡过长江解放全中国,正在动员小船过江时。马毛姐和她的哥哥立刻报名参加了渡江突击队。

1949年4月20日晚上,渡江战役正式打响。马毛姐和哥哥划着船与其他3条船组成渡江突击队,载着30名解放军战士从无为县白茆洲向长江南岸进发。哥哥眼睛不好,在船桅杆扯帆,马毛姐一手掌舵,一手划桨,船只快速地向南岸破浪前进。子弹像雨点一样飞过来,打烂船帆,也打中了马毛姐的右臂。她忍住痛,简单包扎后,稳住船舵。一整夜,她横渡长江6趟,把3批解放军送上南岸。渡江战役胜利后,她是年龄最小的支前模范,被授予渡江战役“一等功臣”,并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

渡江战役那天晚上,上千条小船冒着枪林弹雨载着解放军战士开始强渡长江,长江上一个梳着大辫子的小姑娘,是千万支前英雄中的一个缩影,以马毛姐为原型的塑像现在也作为家喻户晓的小英雄,屹立在渡江战役纪念馆里。

1000 (1).jpg


“马毛姐”名字的由来

马毛姐一开始不叫马毛姐,她并没有名字,在家排行老三,家人和乡亲们都叫她“三姐”。1951年9月,马毛姐受政务院(后称国务院)邀请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受到毛主席和其他领导的亲切接见。同年10月4日,马毛姐被毛主席接到家里,“吃饭时,毛主席亲切地问我,家在哪里,叫什么名字,还要我讲述参加渡江战役的经过。在得知我还没有正式的名字时,毛主席沉思了一会说,你姓马,我姓毛,就叫马毛姐,你同意吗?”马毛姐使劲地点头,从此她便有了真正的名字。毛主席还赠给她一个笔记本,并题词:“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000 (2).jpg


从北京回来后,马毛姐就上学了,毕业后分配在合肥工作。她在麻纺厂、针织厂、被服厂等多个单位工作过,担任过车间主任、工会主席、党支部书记等多种职务。无论干什么,马毛姐都兢兢业业。她还担任过多届省、市政协委员,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如实反映群众呼声,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人们的敬重。1990年,马毛姐离休了,但也没闲下来。她经常义务到机关、学校、工厂等单位做革命传统报告,教育孩子不能忘记历史,要建设好未来。

致敬渡江英雄马毛姐!

致敬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

顶一下
(55)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