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石台一名党员干部到京接受表彰
8月30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我县王效龙同志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并到京接受表彰。
王效龙,男,汉族,1987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石台县小河镇党委委员,二级主任科员,现为安徽省第四批援疆干部,挂职任安徽援疆指挥部招商引资专班成员,皮山县克里阳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积极落实部署,愿为扶贫工作“马前卒。作为被选派到援疆指挥部皮山工作组的基层干部,他始终将援建乡镇作为自己的第一工作职责,从正式到克里阳乡报到以来,坚持每周至少有一天以上时间在所援乡镇工作。根据援疆指挥部工作安排及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到乡镇后第一时间对全乡进行全面走访,深入了解克里阳乡情乡貌。遍访了全乡2个未出列村132名未脱贫户,了解克里阳乡雪菊产业、食用菌种植、畜禽养殖等情况,撰写了三篇调研报告,为克里阳乡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做细帮扶实功,争做结对帮扶“急先锋”。因长期在基层一线任职,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王效龙对农业农村及乡镇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工作较为熟悉。到新疆挂职以来,因地制宜,紧紧围绕克里阳产业发展和实际需求,从雪菊产业和特色种养产业入手,他帮助改善贫困户种养殖技术及销售滞销农产品。哪家有未就业的劳动力,他便一直挂在心上,针对其劳动技能,帮助联系介绍到县工业园区就业。作为援疆干部,积极帮助援建乡镇梳理发展思路,协助制定池州市结对帮扶克里阳乡实施方案、三年帮扶计划和项目储备库。
推进产业扶贫,甘当贫困百姓“孺子牛。皮山县是“三区三州”重点贫困县,富民兴疆的任务异常艰巨,而招商引资工作必是助力皮山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作为招商专班成员,积极转变角色,以最快的时间适应当地环境,他一边努力学习当地的招商政策,一边搜集各类招商资源和信息,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已经成为同事们和投资者眼里的活地图和资料库。
王效龙始终以加快皮山发展为己任,主动承担招商“宣传员”,始终坚持立足皮山实际,紧扣自治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皮山的区位优势、项目优势、资源优势,突出亮点,通过媒体宣传,不断提升皮山县的整体形象,利用回皖公务时机,了解招商线索,促进外来投资。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负责整理客商资料、回访讲解政策及接待客商做起,认真细致做好日常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客商60批次240余人次。在与客商交流过程中,他充分发挥自身招商工作经验优势,既亮清“明牌”又守住“底牌”。每次接待客商时,都会提前了解掌握公司意愿和需求,组织召开项目座谈会,当好“媒人”角色,及时将沟通情况向当地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草拟制定协议条款,促成双方尽快达成一致。偶尔双方遇到意见不一致的地方,就第一时间跟踪沟通,及时解除客商心中疑惑。截至目前,已成功签约企业56家,完成注册24家,其中已落地投产17家,累计计划总投资3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亿元左右,解决劳动力就业180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750余人。
去年在疫情不利的影响下,王效龙坚持克服困难,与企业共进退,督促企业做好疫情防控日常工作,每天跑企业进工厂看工地了解施工进度、设备安装、企业招工、员工培训及生产情况等。针对重点项目全程代办各项注册手续,每天排出计划,每周碰头研究,遇到难题,及时汇报,做到事事有着落,天天有进展,受到企业的广泛认可。
都说援疆是一段经历,是一份骄傲,是一种精神。但是王效龙却从来不自满,始终坚守“来疆为什么”、“进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的初心和使命,为祖国边疆的建设努力奋斗着!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