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大演:文化流彩,提升乡村振兴 “精气神”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内在要求,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既需要夯实群众增收致富的“硬基础”,更需要充实群众精神文化的“软实力”。近年来,大演乡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更注重传承与创新,通过“三色”融合让文化流彩,助推乡村塑性铸魂,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精神动力。
红色基因新传承。走进大演乡新农村,“红色标语墙”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北上抗日先遣队是你们年关困难的救星!”“要打破年关困难只有革命!”“消灭保甲制度,打倒国民匪党!”这些历史印记是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承,为文化振兴注入了红色血液。
近年来,大演乡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加强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依托石台牯牛降景区旅游资源,积极构建“红色+”发展新模式。通过“红色+文化”模式多方位、多渠道探索党性教育的新途径,持续提升乡村旅游内涵,努力让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今年以来,牯牛降红色纪念馆及红军标语墙共吸引和开展红色教育1000余人次。
绿色生态展魅力。一座座青山郁郁葱葱,一个个村庄多姿多彩,一条条乡村道路整洁干净,一户户农家小院窗明几净,一张张笑脸幸福温馨……这里是石台县大演乡,乡村美景如画。近年来,大演乡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依托“富硒、负氧”优势,培育发展休闲旅游、生态康养等新业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富硒农业、休闲农业和特色经济林产业,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对标“微改造、精提升”,以服务牯牛降5A级景区创建为目标,以秋浦仙境风景道、产业振兴示范带的域内景观节点打造为抓手,组织实施牯牛降景区周边整治和旅游基础设施提升等工程。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以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为目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近年来,大演乡先后荣获“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安徽省特色小镇”等称号,新火村成功入选安徽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
“古色”文脉续乡愁。古香制作是大演乡新农严家古村传统的手工艺品。这项手工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首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严家古村制作的古香,用料讲究,配方独特,品种较多,有通常的祭祀用香,有特殊场合下的礼仪用香,还有驱蚊和去除异味的日常生活用香。古香制作和销售是严家村民增加家庭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另一样古香古色的文化遗产就是古法木榨油工艺,现存的“吴记油坊”位于大演乡永福村一棵千年古樟树旁,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油坊榨油有着复杂的工艺和手法,需要榨油师傅成熟的技艺为基础,才能产出正宗的石台木榨油。
永福街上吴先生说:“最怀念家乡那股木榨油的味道,回家吃饭都很香,所以每次回来家都会带上几壶木榨油,有的自己吃,有的送给朋友,让他们也尝尝石台大演的味道。”古香古色的木榨油牵动的是大演外出游子的思乡之情,继续传承的也是我们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之路。
文化流彩橙香溢,乡村振兴绘新篇。在这片原始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大演乡正以独特的“三色”魅力,汇聚起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合力,让乡村振兴更“有力量”“见神采”“显底气”,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江琴)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