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县:公共文化空间打造“精神乐园”
图为石台县中国生态硒都会客厅 通讯员 吴伟 摄
近年来,石台县以建设新型文化空间为抓手,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截至目前,以中国生态硒都会客厅和硒阅·东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已累计开展活动200余场次,惠及6.2万人次。
近日,县图书馆举办的“四季少儿阅读——绘本美育课堂”读书会走进中国生态硒都会客厅,读书会尚未开始,会客厅书屋里已经坐满了小读者。“我已经参加五六场这样的活动了,不仅拓宽了孩子的视野,增加了知识面,还能让她感受浓浓的书香氛围。”提前到场的胡女士坦言。
暑假期间,这样的读书会每周都会举办,县图书馆邀请志愿者老师分享读书心得,与孩子们交流互动,只要是读书爱好者都可以免费参加。县图书馆馆长方玲丽说:“每期活动均围绕精选的优质绘本展开,并巧妙融入亲子互动环节,让阅读不再单调,而是充满了乐趣与探索。”每次活动中,小读者也是惊喜连连,直呼:“原来阅读可以这么有趣,不仅有好听的故事,还有动手操作的乐趣!”“海洋世界的奥秘真多,通过问答和绘本,我仿佛遨游了海底世界……”孩子们兴奋地分享着他们的新发现。在硒都会客厅参观环节,孩子们徜徉在科技感满满的展示厅里,还可以近距离感受石台的历史文化底蕴。
除了开展“绘本美育课堂”系列活动外,中国生态硒都会客厅也是石台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和文化地标。整个文化空间美观大方,融合地方特色景观并结合互动科技,传递了石台的硒文化、茶文化、诗文化等,办公区域、休憩品茶区、硒产业数字大脑平台、全域智慧旅游管理平台指挥中心以及“15分钟阅读圈”一应俱全,这里俨然成为集游客咨询、自驾驿站、富硒产品展示及销售、茶歇休憩、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硒都展示门户,是广大市民和游客参观、学习、交流、休闲的重要场所。
自去年8月开放以来,该会客厅开展融合阅读分享12场次、艺术展演20场次、培训讲座17场次、科普教育12场次、文艺沙龙10场次、影视播放15场次、公共社交26场次,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和游客的文化生活。
如果说中国生态硒都会客厅是石台特色文化地标,那么,位于石台西部黄湓河畔、享有“石台粮仓”之誉的东庄村建设的硒阅·东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则以书香为本,通过“多媒体+传统纸质书”方式,拓展全民阅读新方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普惠的公共文化服务。
硒阅·东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紧邻东庄村卫生室、莘田中心学校等,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拥有少儿类、文化类、综合类、科技类、生活类等各类图书2000余册,供读者阅读的席位200多个,可为半径5公里的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硒阅·东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与东庄村党群服务中心深度融合,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也是硒阅·东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工作人员,负责公共文化空间日常工作,同时,吸纳镇域内热心公益的群众、大学生、“五老”人员组成志愿团队,在阅读推广、扶幼助老等方面提供志愿服务。
自该公共文化空间建成后,周围群众纷纷前来参观“打卡”。“孩子放假就喜欢去村里的农家书屋看书,那里环境舒适,有空调和饮水机,还有工作人员看护,我们家长可以放心地干活了。”东庄村村民彭大姐对硒阅·东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赞不绝口。
据了解,该空间不仅设有农家书屋、村史馆、多功能活动室和观影室等室内设施,还在室外建设了乡村大舞台和健身广场,开展法律宣讲、公益课堂、乡村振兴夜校等文化活动,丰富文化空间的特色,将学习“充电站”搬到村民家门口,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让这里成为群众安心学习、放松心灵的港湾。
值得一提的是,每到节假日,位于硒阅·东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东庄村史馆还会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解说员通过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一件件锈蚀的老物件,细致讲解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改河造田,艰苦奋斗”的东庄精神,不断激励人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江雪飞 朱宇)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