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台文明网!-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身边好人 > 正文

身残志坚方为贵——记石台县七井山八棚村创业者王江坤

时间:2020-05-07 16:41 来源:未知 作者:舒春龙 张志成 阅读:

“钱胡、白芨、白术……”说起曾经试种过的药材,家住石台县七都镇七井山八棚村牛宕组的王江坤如数家珍。朴实的谈吐、体面的穿着、矫健的身姿,在笔者第一印象里,很难把眼前这位药材种植大户和残疾人创业者“挂上钩”。然而,就在王江坤2岁时,由于不慎坠入火盆,导致一条腿重度烧伤至残,后因腿伤发生病变又于2015年进行了截肢,在县残联的支持帮助下,他装上了假肢。虽然幼年的不幸遭遇带来了身心痛苦和生活不便,但是这并没有动摇他想干一番事业的决心。

 


 

从1991年开始,王江坤就力所能及的从事一些枣皮、辣椒、蔬菜和中药材收购的小生意。在实践中,他发现中药材市场前景看好,加上做生意取得的人脉关系和销路渠道,于是萌发了发展当地中药材种植的念头。说干就干,2016年至今,王江坤先后试种了钱胡、白芨、白术、金荞麦、黄精、天南星等中药材,通过外出学习和多方比对,最终确定了金荞麦、白芨、白术、黄精四种中药材作为今年“主打”种植的药材。现年56岁的王江坤,凭借自己对市场行情的熟知,已经在药材种植行业“跌打滚爬”五个多年头,如今他在当地已是小有名气的药材种植户。

万事开头难。回忆起刚起步试种中药材的那段经历,王江坤体会良深。他说:“为了甄选出既适销对路又符合当地气候的中药材种植品种,我进行了大量试种。其中,2016年从浙江、亳州一带先引进了钱胡进行了试种,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加上管理不善,天气干燥等原因,导致了钱胡种植出芽率低,种了30多亩,只有2亩成功了,当年也就此赔了本,算是交了一笔‘学费’,然而这并没有影响我坚持下去的想法。”从王江坤的住处八棚村牛宕组到位于伍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有13公里,海拔840米,无论风吹雨打、冰天雪地,他每天早上5点钟就要起床出发直到晚上5点多才返程回家,驾着摩托车在蜿蜒曲折的山道上跑上一个来回,五年如一日。这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已经是一件难事,对于身体残疾的王江坤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特别是遇到高山雨雾天气,能见度极底,路尤其难走,风雨中我骑车也摔过几回,想想自己这些年吃的苦,花的精力,不能半途而废,我又慢慢爬起来,车骑不了,就推过去,创业初期我就是这么咬着牙挺过来的。”王江坤接着说。

走进王江坤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一颗颗中药材幼苗在微风中颤动着“脑袋”,远远望去仿佛和来客打着招呼。拔草、施肥、清沟……,工人们正忙的热火朝天。“今年一共种植了60亩,其中黄精20亩,金荞麦20亩,白芨5亩,白术15亩。目前这里每天都有约15个工人干活,主要是季节性的零时工,务工以贫困户和残疾人为优先。我在浙江临安和安徽亳州等地的药材市场都已经建立了销售渠道,现在的销售形势良好,一年下来,总计有10多万元的经营收入。作为一个残疾人能有今天的受益,这得感谢县委、县政府的好政策和县、镇残联的关心,给予我2019年残疾人个人就业创业扶持资金3000元,还有2018年阳光大棚项目补助资金2000元,共计5000元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2018年还联系我参加市里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学习了相关种植技术。并及时给我提供市场信息和经营理念上的帮助。”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王江坤感激的说。就下一步打算,王江坤表示将加强与外地经销商的合作联营,及时掌握市场行情,不断扩大生产,进一步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为家乡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舒春龙 张志成)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

顶一下
(40)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