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云凤:不惧生活磨难,帮助母亲共撑家庭重担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用足迹书写着自己的青春。她没有高贵的出身,有的只是朴实无华、乐于助人的满腔热情;没有出众的禀赋,有的只是勤勉认真、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没有任何怨言,有的只是挫折与磨难面前的乐观与坚强。
她叫程云凤,今年16岁,是石台中学高一(1)班一名普通的学生。

每每人们提起她,总会不自觉地把她和活泼开朗联系在一起,也总会想起她那纯真而极富感染力的笑容。都说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差,可命运往往喜欢捉弄人。16岁的她生活得远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轻松。稚嫩的外表下,藏着善良懂事的心灵;满脸笑容的背后,更是历经世事的成熟。
2014年初,程云凤的父亲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命运就像一首上帝谱就的乐曲,年少的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也不知道下一秒听到的,是悦耳的风笛,还是秋蝉的悲歌。而上帝却早早在程云凤父亲生命的不远方画上了休止符,让正值豆蔻的她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可贵。
时间如流沙划过指尖,休止符愈来愈近,面对相守了大半生的丈夫在病榻上的苦苦挣扎,程云凤的母亲变得沉默寡言。巨额的医疗费,压在了瘦弱的母亲身上,给这个家庭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的阴霾。
父亲住院期间,她的母亲来回奔走于医院,家庭和工厂之间,用瘦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生活的重压,让母亲连日里憔悴了不少。
“那段时间,妈妈瘦了不少也黑了不少。每当回家看到妈妈疲惫的面容,我就想,我该懂事了。”
她用行动证明了一切——为了减轻母亲的压力,她独自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
每日起早洗衣,然后匆匆赶去上课;放学跑回家烧饭,争取在晚自习铃响之前能够返校;学习之余还要抽出时间辅导年幼弟弟的学习……
然而,家人的努力却没能挽留住父亲的离去。2015年4月,她的父亲永远地闭上了双眼。“望着躺在我眼前冰冷的尸体,泪水止不住的往外涌,那一刻,我感觉我的世界崩塌了。可是,我知道妈妈也很脆弱,我必须坚强。作为家里的希望,我必须振作,减轻妈妈的负担,替父亲照顾起这个三口之家。”她擦干眼角的泪,收起亲人逝去的悲伤,背上书包,重返校园。“我把失去父亲的悲伤和对他的思念藏在了内心的一个小角落,想把它尘封起来。我想,我得帮妈妈撑起这个家。”
云凤的家庭并不宽裕,救治父亲更是让家里欠了很多债务。黑瘦憔悴的母亲压制住内心的苦楚与哀痛,要强地带着一双小儿女,一头扎进自家的责任田,收拾起因照顾丈夫而荒芜的田地,继续种植木耳。打屑子,配料,装包,蒸制,接种,打孔,洒水,喷药,采摘,晾晒……十几道工序,一拨木耳,四五个月没日没夜的劳作,母亲从不说一声苦和累。因为漫长的种植过程中,有女儿云凤相伴!云凤帮着装料,陪母亲整宿整宿地熬夜,蒸制料包,挑水,采摘,只要一下课,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云凤纤弱的身影。母亲累了,坐在田埂旁,她乖巧体贴地替母亲揉揉肩;母亲乏了,依偎在母亲的身边,给她讲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逗母亲开心一笑。做好了饭菜,打理好弟弟,顾不上自己吃,便急急的趁热送到田头,让母亲能吃一口热乎的……肩虽柔弱力也单,可云凤却总是一脸阳光。
去年,她凭借优异的中考成绩考入了石台中学实验班。
程云凤不是天才,没有超凡的禀赋,她的成绩在人才济济的高一(1)班称不上名列前茅,但她却有常人所不能及的毅力。在她的坚持下,一道道难题被攻克,每一次检测中的点滴进步,都记录着她的付出与努力,彩云归处,凤凰于飞。
因为程云凤同学严谨认真的办事态度,被同学们一致推举为高一(1)班的劳动委员,她依旧是那般的勤勤恳恳,依旧是那般的尽职尽责。
这就是程云凤,困难磨炼出了她坚毅的品格,挫折铸就了她乐观的精神,一张张试卷见证着她的辛劳,一次次拼搏诠释着她的青春。她用辛勤的汗水,温暖的笑容和勤勉的态度不懈地提升着自己,她用自己一颗善良而平凡的心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她走过的人生路上,充满了荆棘和坎坷,却又洒满了微笑与阳光。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