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台文明网!-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身边好人 > 正文

贤惠媳妇爱心凝聚破碎家庭

时间:2016-12-09 16:02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徐建 阅读:

近日,石台县仁里镇杜村村塘湾组村民彭秋华一家,在中央文明委开展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彭秋华出生在石台县仁里镇贡溪村上湾组一个农民家庭。她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的好女孩。1998年12月,24岁的彭秋华嫁到杜村村塘湾组,与大她两岁的薛星应结为夫妻,开始了他们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婚后的彭秋华一直恪守着 “百事孝为先,孝为百行源”的传统美德,婆媳关系融洽。她的公公薛良旺、婆婆彭菊英都是地道的农民,淳朴热情。第二年,彭秋华的孩子薛炜出生,在长辈们的共同呵护下,一天天茁长成长。

然而,2006年8月23日,薛星应被一场车祸夺走了宝贵的生命,彭秋华带着7岁的孩子,还要照顾公婆,家里的一切重担就落在了这位柔弱的女子身上。短短两年时间,她脸上、手上都是皱纹,人也苍老了许多,家里两位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底。在二老多次劝说与亲友帮忙撮合下,2009年,彭秋华与横渡镇爱国村的舒国红走到了一起。 “进了这个门,我就是咱家的儿。 ”决定入赘的那一刻,舒国红对彭秋华的公婆这样说道。不久后,夫妇俩还给老人家添了个孙女。

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但舒国红、彭秋华用行动推翻了这种论断。 2012年,彭菊英腹部长了个肿瘤,舒国红、彭秋华夫妻俩到处奔波,寻访名医。最后从池州市请来专家,给婆婆做了肿瘤切除手术。婆婆在县城住院,离家有20多里,夫妻俩不眠不休,忙里忙外地张罗。同病房的病友都羡慕地说:“老人家,你可真有福气呀!这两人比亲生的还要孝顺。 ”

2013年,婆婆刚出院回来,薛良旺又因为高血压导致中风,先后两次住进了医院。夫妻两人也是一如既往,不厌其烦。在他们的悉心照顾下,公公如今也恢复得很好。

彭秋华既爱公公婆婆,也很爱孩子们。薛炜今年16岁了,在石台第一中学读高一。当问起他对妈妈的感情时,这个话不多的大男孩认真地说:“妈妈勤俭诚实,从我记事起,她就不辞劳苦地照顾这个家。十几年如一日,我长这么大,从未见她掉过一滴眼泪,说过一句抱怨的话。 ”

彭秋华的真善美既感动了公公婆婆、丈夫和孩子,也温暖了身边的邻居们。在塘湾村民组一带,提起彭秋华一家,街坊邻居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只要你有困难,她一家人都会尽力帮。 ”邻居程大妈说。看到一些邻居的孩子因父母不在身边,学习没人管,秋华就让小朋友来家里一起做作业;邻居中有很多空巢老人,每当他们招呼一声,彭秋华都会帮忙买东西、代交水电费……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