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台文明网!-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文明播报 > 正文

从“一时关怀”到“长久守望”:驻村工作队用温情润泽桑榆

时间:2025-07-09 17:03 来源:丁香镇 作者:文明网编辑 阅读:

近日,池州市民政局驻丁香镇梓桐村工作队发起“银发守望”关爱行动,以温情与实干架起工作队与村里老人们的连心桥。这场行动不仅为村内独居、高龄、残疾及五保老人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更以制度化、常态化的服务模式,彰显了民政系统“为民爱民”的初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走访入户,用脚步丈量民情

“多听少说、多问多记”,这是驻村工作队在走访中坚守的准则。高温下,队员们的身影穿梭在梓桐村的田间地头,敲开一户户老人的家门。“小刘啊,你们又来看我了,快进来坐!”88岁的独居老人徐奶奶握着队员的手笑逐颜开,独居的李树青老人在看到被工作队打扫后焕然一新的房间时,无声的竖起了大拇指。

微信图片_20250707110347_副本.jpg

队员们不仅是政策的传递者,更是老人的倾听者。工作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屋顶漏雨待修”“慢性病药即将断供”等看似琐碎的“小事”,在工作队眼中,这些都是关乎老人生活质量的“大事”。年轻村医随队上门测血压、做按摩,队员们帮行动不便的老人清扫房屋、代购药品,用细致入微的服务,让老人们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

精准施策,以制度破解难题

“不仅要送关怀,更要解难题。”这是工作队对自身的要求。面对监测户陈大爷家的困境——老人行动不便、儿子确诊脑瘫、家中无劳动力,工作队迅速联动多方资源,不仅为其争取到市级大病救助金及慈善捐款,更协调申请将全家低保等级提升,从根本上筑牢防返贫底线。

微信图片_20250707110341_副本.jpg

这样的精准帮扶并非个例。依托市民政局的支持,工作队构建起“三维救助体系”:一是每年争取帮扶单位慰问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保障老人基本需求;二是通过“救急难互助社”2万元专项资金,解决突发困境;三是链接慈善机构与企业资源,为特困家庭提供额外支持。活动开展以来,已有15户特殊老人家庭通过该体系获得针对性帮扶,用制度的力量为老人披上“暖心毯”。

长效坚守,让温暖浸润乡土

“以前日子冷清,现在每月有人来,心里踏实多了。”75岁的查奶奶道出了许多老人的心声。“银发守望”行动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工作队结合村情实际设计的长效机制:每月定期走访形成制度,确保75岁以上行动不便、居住偏远的老人“不漏一户、不少一人”;走访路线持续优化,服务内容不断拓展,从基础的生活照料到政策宣讲、健康科普,让关爱服务逐步走向系统化。

如今,这份温暖正不断蔓延。“银发守望”行动开始吸引更多的社会目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和爱心企业主动联系驻村工作队,希望参与到活动中。这种“民政引领、工作队联动、社会协同”的模式,不仅让梓桐村的老人们日子过得更舒心、心里更踏实,更在乡村土壤中播撒下了尊老爱老的种子。

微信图片_20250707105805_副本.jpg

从一次次上门走访到一套套帮扶机制,从解决一个个具体困难到营造一种社会风尚,梓桐村驻村工作队正以“银发守望”行动为载体,将民政职能延伸到乡村最末梢,用实干诠释“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张琦)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