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献龄:用心融入群众 用情驻村帮扶
2024年7月,郑献龄从市委统战部来到了横渡镇琏溪村,正式开启了驻村工作。担任第一书记后,他就“驻”在了琏溪村,把村子的发展当作自己的事业,想方设法为村子谋发展,为村民谋福利,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自己的“上心事”,主动融进去,积极靠上去,用心沉下去,在基层一线践行初心使命。
找准组织建设基本点,发挥党建引领推动力
驻村工作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驻村工作队伍是我们党同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火车快不快,全靠龙头带”,一个作风扎实、战斗力强的工作队对村里的发展至关重要。驻村以来,他迅速完成身份转变,立即投入工作当中,与村“两委”及工作队的同志,对全村住户进行走访全覆盖,重点对村内84户脱贫户、2户监测户以及困难退役军人、困难党员加大关注力度,落实重大事项上户服务,并每季度开展走访慰问。聚焦党建引领,配合村“两委”先后组织后备干部参加县里在贵池区元四村开展的培训,组织村相关人员开展应急管理及安全培训、开展乡村夜校宣传培训、羊肚菌种植大棚管理员培训等10余次。通过学习培训,全村党员干部及村骨干用新观念、新理论武装头脑及开展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为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找准乡村治理着力点,办好急难愁盼身边事
怎么用群众的方式解决好群众的难事,成了他来了琏溪以后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日常走访中,他更加注意起了细节,这家村民家里几口人,那家村民子女在哪务工……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被他一一记录在了工作手册上。村里许金龙夫妇,70多岁了,家庭变故、生活困难,在镇司法所的配合下,积极帮助争取补偿金,确保老年人生活得到保障;村民田桃花与田五香之间矛盾纠纷已久,结合流转土地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契机,在村驻村工作队的引导下,双方和解成功……此外,还对村养殖大户、种植大户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企业及发展现状,解决存在问题,帮助谋划下一步发展思路。
主攻强村富民突破点,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驻村以来,他主动投入横渡镇食用菌小镇项目,深入做好羊肚菌种植相关工作,结合村实际,落实土地流转120余亩,合理安排管理人员6人,组织人员30余人平整好土地、安装好大棚等工作。与镇政府积极对接,成立了以琏溪村为主导,7个村联合参与的安徽稼禾食用菌有限公司,村级合作联盟初步形成。通过多次开展与村民、村骨干座谈,查看景点、线路,依托村内汪氏宗祠建筑、古徽道为主景点,拓宽琏溪村中国传统古村落价值转换,动员村民大力挖掘旅游景点,促进农旅融合,在旅游线路上打造20余家民宿,推进乡村旅游建设和发展。
驻村工作是细微的、平凡的,也是重要的、光荣的。作为基层一线干部,郑献龄将继续秉承初心,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为群众谋好事、办实事,用实际行动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柯唯谦 汪菲)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