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四根:用心倾情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丁四根,男,1976年11月生,中共党员,现任石台县仁里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武装部长、三级主任科员。2023年5月,荣获全省“一改两为”先进典型个人荣誉称号。
“为人谦和热心,工作认真细致,始终站在接待群众来访第一线,是单位出了名的‘劳模’”,这是大家对丁四根同志的一致评价。用心倾情当好群众“贴心人”,接下一个又一个“烫手山芋”,办成一件又一件积案难案,换来了群众一张又一张满意而归的笑脸,他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这是丁四根同志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用心用情办实事,当好群众诉求的“聆听者”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从部队退伍后,丁四根曾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等职务。工作中,打交道最多的就是群众,处理问题最多的就是群众之间“家长里短”。丁四根常说:“当好群众的‘听众’很重要,个别群众可能有委屈话、怨气话、过头话,这也很正常,如果我们不认真聆听、听不到心里话就可能导致矛盾升级和群众情绪激化。”因此,在接待来访群众时,丁四根总是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耐心地解疑释惑、化解心结,用真情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面对来访群众的怨气、误解甚至责骂,他总是用足耐心和诚心地聆听疏导,想方设法解决好群众形式多样的“疑难杂症”。2021年,一名群众因家庭生活困难进行上访,为更好地解决其问题和诉求,丁四根主动到其家中走访,认真倾听,了解到其生产加工的茶叶,存在销售困难的情况,丁四根决定“厚着脸皮”义务兼任茶叶“推销员”,战友、同事、亲戚、朋友成了他的推销对象,在他的努力下成功为其销售茶叶200余斤。2022年3月,该群众突发车祸导致腿部骨折,丁四根主动上门看望,并为其申请困难救助。
倾心倾力化矛盾,当好信访积案的“终结者”
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让丁四根深知信访工作是群众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从事信访工作三年来,丁四根先后接待来访群众260余人次,受理信访520多件,办结率100%,化解率100%,成了上访群众可以信赖的人。“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党群关系‘连心桥’,我们要把信访群众当自家人、把信访事项当自家事,全力维护群众合法利益。”丁四根说。2022年3月,一位情绪激动的老人来到丁四根办公室,表示其对相关部门处理意见不服,希望政府能帮助解决问题。丁四根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了解事情原委,一边梳理问题症结,一番沟通后老人情绪逐渐平复,采纳了他的建议,愿意将此事交由他办理,也相信他能合理的解决好。送走老人后,丁四根随即前往相关县直单位了解相关政策法规,主动与相关人员对接。在走访过程中,丁四根了解到该老人脑部动过手术、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其妻子身患残疾等实际困难,便主动帮助其申请困难救助,从经济上和生产生活上给予关心帮助。丁四根用真挚感人的真心和马上就办的作风取得了上访人员的充分信任,为成功化解信访事项打下坚实基础。
尽心尽力促稳定,当好平安建设的“践行者”
作为基层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者,丁四根积极探索综治工作“1+3+X”新模式,通过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格化综合治理等模式,扎实开展“江淮普法行”“民法典”“普法教育进万家”“3·15”“12.4”等主题普法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平时工作中,他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将自己在基层多年调解工作经验与干部职工交流分享,常态化推进法治宣传工作。同时,从网格员、村(社区)干部、党员、人民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致富能手、退伍军人中培养“法律明白人”119名,充实普法社会力量。2023年5月,丁四根与相关部门联合拍摄普法宣传片《生活事 身边法》,提醒广大群众要提升法律意识,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近年来,在丁四根的努力下,仁里镇连续六年获评石台县平安建设暨“长安杯”先进集体,他分管的镇综治中心获评2018-2019年度安徽省“青少年维权岗”和2019-2020年度全国“青少年维权岗”。丁四根坚定地说:“荣誉代表过去,未来仍需努力,平安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一颗赤诚之心,护佑一方百姓。丁四根表示,今后将继续落实“一改两为”工作要求,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继续带着深厚感情,接待好每一次来访、处理好每一封来信、办理好每一起案件、化解好每一个矛盾,当好信访群众的“贴心人”。(朱姊芩)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