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台文明网!-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文明播报 > 正文

仁里镇三增村请专家找路子——利用好山好水打造好产业

时间:2021-07-20 08:57 来源:池州日报 作者:许倩琪 阅读:

夏日炎炎,7月12日早上9点,石台县仁里镇三增村村民汪相庭正在自家的木耳大棚里忙碌。“今年我新种了30亩木耳,现在在对它们进行接种。”汪相庭抹去额头上的汗水,笑得开心,3年前的他还是村里的贫困户,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成为了致富带头人。“除了木耳以外,我还承包了200亩富硒稻和50亩菊花,村里人有空的时候都来我这务农,还能补贴家用。”汪相庭告诉记者,“这一切都要感谢4年前来到村里的扶贫工作队,他们不仅请来了专家技术指导,还给我们找到了销售路子,现在村里人的生活条件比起以前,真是好太多啦。”

2017年4月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王国全受市委选派,来到石台县三增村就任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这一呆就是4年多。当时的三增村是石台县重点贫困村,2014年贫困发生率高达26.07%,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67亩,村里既无集体经济收入,又无特色产业,双基建设历史欠账多,村庄环境脏乱差。
  面对这样的局面,王国全迎难而上,在实地走访了解后,明确了“党建带村、攻坚夯村、产业旺村、办社强村、旅游兴村”的富民强村发展思路,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贫困发生率降至零,2017年就成功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目标。
  好山好水应该可以孕育出好产业。三增村位于有着“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美誉的石台境内,好山好水却没有加以利用,王国全决定利用村里现有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他立足村情组情,先后建成富硒稻、菊花、前胡、青梅和丝瓜络等各类产业发展基地1610亩,并成立了合作联社,注册了“三增村”统一商标,累计开发富硒农产品品种30个。富硒茶、富硒稻、菊花、油菜、青梅……一个个特色产业的发展让村民实现了充分就业,心里乐开了花。
  特色产业的多样化、规模化也培育和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三增村村集体经济由2017年的负债10万元到2020年突破50万元大关,村里不仅成立了合作社,盘活了资产,发展了光伏,更荣获了“2020年度石台县集体经济发展红旗村”光荣称号。
  “除此之外,我们村还曾先后获得石台县‘脱贫攻坚红旗村’和‘基层党建红旗村’等荣誉称号,并成功创建‘七彩三增’党建品牌,跻身第一届石台县‘十大基层党建品牌’。”村干部郑景容激动地说。6月中旬,王国全完成了自己的扶贫使命,与三增村告别,但此时的三增村与4年前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排排坐落有致的小洋楼,一条条干净整洁的乡村小道,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特色产业……
  “现在村里自来水户户通、道路户户通,基本上每个村组都建成了自己的文化广场,锣鼓队、广场舞健身队轮番登场,每到过节都热闹极了,每年的菊花摄影文化节还会有各地的游客来我们这摄影游玩,这日子过得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老党员何转翠感叹道。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