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台文明网!-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未成年人 > 正文

石台县:课后服务传温情 特色课堂润童心

时间:2022-04-19 16:52 来源:池州日报 作者:李克武 阅读:

 

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石台县教体系统始终遵循民生工程顺应“民声”、民生工程贴近“民心”的基本要求,以学生、家长的需求为着眼点,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课程改革整体计划,构建具有政治高度、教育温度、发展厚度、学校亮度的民生工程,形成“四有四无”课后服务体系,让学生乐意,家长满意。

ba0f92b80dc209930340b104fdac4611_img_189_911_351_203.jpg

意向摸排有温度 政策落地无障碍

自2021年9月份开始,全县19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推进课后服务,学期初面向全体学生、家长发放《课后服务致家长一封信》和《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申请表》,广泛宣传课后服务事项,签订自愿参加服务协议,共发放1.5万余份,做到不落一人、不少一户,确保惠民政策知晓率100%、意向摸排100%、政策落实100%,目前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有5693名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参与率99.42%,教师参与率90.42%。

制度保障有力度 课程实施无困难

推行“县级、校级、班级、活动组”四级管理模式,不断推动课后服务提质升级:县级管理重督查,校级管理重落实,班级管理全覆盖,活动组管理显特色。2021年11月,县教体局组织相关股室对全县中小学校课后服务进行全面督查,累计梳理问题38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相继出台《石台县中小学课后服务费管理办法(试行)》《石台县免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课后服务实施方案(试行)》等指导性政策文件。从2022年春季学期开始,将脱贫户、低保户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列为补助对象,明确所需经费由县财政承担,要求学校对符合条件的学生直接免收,现正在对免收课后服务对象进行摸底排查,预计全年资金约100余万元。按照市教体局要求做到三个“严禁”:即严禁学校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参加课后服务,严禁不开展课后服务而收费或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等行为,严禁学校擅自提高标准、变相收费、搭车收费等行为。

课程菜单有亮度 服务品质无差评

各校充分挖掘校内、校外本土资源,把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德育发展、实践活动、身心健康有机融合,聚焦健康体质提升,开设篮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劳动等课程;聚焦文化艺术素养提升,开设美术、舞蹈、科技、阅读、电子琴、书法、演讲与口才等文艺课程;聚焦社会教育资源,支持学校与各类研学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合作,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价值功用,构建资源固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外活动机构。累计开设个性化服务项目30余种,提供课后服务活动5万余次,参与学生达1.2万人次。做到两个“严禁”:严禁将课后延时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严禁在课后延时服务期间上新课。

课程品质有精度 能力提升无止境

各校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庆元旦·迎新春”“我们的节日——中秋”等艺术展演活动,阶段性展示学校个性化服务成果,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2021年,石台县实验小学获评“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少奇红军小学获评“全国红军小学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先进单位”;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举办石台县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近千名师生参加演出;成功举办了全县中小学兵乓球、足球比赛,参与学生680人次;组队参加省、市各级联赛,获市第一届啦啦操比赛小学组一等奖、市高中组男子篮球比赛冠军、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初中女子组亚军、市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冠军、市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团体总分第一名等成绩。

落实“双减”,提升质量是当前教育改革关键期,全县教育同仁将一如既往,最大程度地拓展学生能力边界,为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基。(李克武)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