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台文明网!-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身边好人 > 正文

[池州好人]潘至胜夫妇:“电父”“水母”——乡村振兴路上的 “伉俪先锋”

时间:2022-01-17 16:53 来源:石台县文明办 作者:文明网编辑 阅读:

 

人物简介:丈夫潘至胜,1964年3月生,石台县七井山八棚村居民、七井供电服务站站长。妻子潘秋女,1968年7月生,石台县七井山八棚村居民、 七井山“东水西调”饮水工程管理员。

 1641867383137650.jpg

刻苦钻研、勇于当担,携手解决高山居民水电难题,助力乡村振兴的石台县七井山“伉俪先锋”潘至胜、潘秋女;

事迹简介:常言道,经济发展,水电先行。在石台县七井山八棚村就活跃着这么一对“伉俪先锋”, 丈夫潘至胜“管电”,妻子潘秋女“管水”,两人都是中共党员,他们的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的“匠人”精神和勇于当担、无私奉献的情怀无不让人称道。在这对“夫妻档”的配合之下,他们无数次为当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更是被父老乡亲们亲切的称为七井山的“电父”、“水母”,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他们用自己的“苦”与“乐”见证着山乡巨变的壮举,用党员的坚定信念践行着初心使命。

正文:

“夫妻抢险队”

七井山蜿蜒于石台县东北部,海拔500-1100多米的崇山峻岭上。80年代,当时七井地区发展环境相对落后,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上山只能步行,到了晚上全靠点煤油灯过日子,由于海拔高,严冬来更早,每年冬季这里便是冰天雪地。潘志胜曾在村里干过副书记,主持村党支部工作。1987年,当地成立了农电管理站,将原来的水电站划归政府管理,考虑到潘至胜熟悉发电设备和原理,技术活儿也在行,便招他去担任技安员;由于他刻苦钻研,很快站内的水轮机修理、排蓄故障清除等工作已不在话下,他还负责协助七井各村的电工维修工作,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力通”。1993年,实行并网发电,潘至胜也划归到石台供电公司做技安员;2014年他兼任供水维护管理工作;2019年6月份至今,他一直担任七井供电服务站站长。潘至胜供电供水工作的背后,都离不开妻子潘秋女的支持。为了缓解丈夫的工作压力,潘秋女主动当起助手的“角色”。

1994年,石台县组织相关部门到七井山进行勘探,设计实施“东水西调”工作,由于高海拔等原因,七井经常出现停水现象。2014年8月份,七井八棚村主干道出现了长时间停水情况,当地政府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连续检修了两周,依然没解决,一时间,这块“硬骨头”让大伙犯了难。这时,有人想起潘至胜,老潘抱着试试的态度接过任务,经过多次走访研究,他断定是气流问题影响了水源流通。于是,他决定实施打孔排气作业,8月24日,随着第三个通气孔的打通,潘至胜的团队竟然神奇的恢复了正常供水。

当地政府有意让潘至胜来负责供水管网的维护管理工作,老潘担心不能胜任,婉言推辞。后考虑到当下供水对整个七井山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和人民群众急需,最终他答应先代理 “三个月”。于是从2014年开始,潘至胜又开启了他的供水“生涯”。

回想那段最辛苦的日子,潘秋女感触良深:“刚接手时,每天凌晨4点钟就要起来,由于当时生活用水和农业滴管用水共用一个管道,加上总水源点供水量恒定,到分点的水量不好把控,这边点流量开大一点,另一边就没有水,反之亦然,我们只能每个点反复跑,反复调试。而且七井是高山区,每年冬季都会冻的相当厉害,当时管道都是镀锌管,遇到低温容易冻裂,管子破了,水喷出来马上结冰,一晚过去就是一朵大冰花。第二天,抢修电话是此起彼伏。冬天抢修是个辛苦活,除去工具,还要背上热水瓶,专门用来解冻,手脚红肿冻裂是常有的事,抢修时扳手握久了,就被冻在手拿不下来了。”

三个月过去了,在他们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期间八棚村没停过水,优质的服务让群众反响一片大好,都请求这对“伉俪先锋”好事做到底。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本着便民惠众的宗旨,潘至胜答应继续代理这项工作,在他“应接不暇”时妻子发挥关键作用,主动当起学徒,并成为他的“得意门生”。随着工作的开展,她在耳濡目染之下,也开始熟悉工作,很快便可独立的实施一些常规供水抢修工作。

2014年11月份的一天,停水再次如约而至,潘志胜夫妇查遍了居民区网管终无结果,只剩下一种可能,那就是总水源点出了问题。当时已经是晚上9点,而总水源点还在位于青阳,贵池,石台三县交界的高山上,海拔有930多米,距离八棚村村部有9里多路。机动车只能走一半路程,剩下就得靠步行登山,单程跑一趟至少1个小时。不由分说,“老潘”骑上摩托带上妻子就直奔目的地,到达水源点,潘至胜却发现了一个偌大黑影耸立在不远处。借着电筒的光,他们看见一座白色的小屋在黑暗处闪耀着光芒。谁在水源点造了一座房子?心存疑惑的老潘夫妇走进察看,才发现那是一座2米多高的半球形“冰屋”,顺着缝隙进入屋子,在水管减压阀处,正垂直向上喷溅着大量的水花。眼前的这一“奇观”,让他们茅塞顿开,这座“冰屋”正是导致停水的原因。关闭阀门展开检查,潘至胜发现,由于当时条件有限,管道衔接加固时没有密封橡胶垫,只用旧衣服代替;没有螺丝加固衔接,仅用细铁丝代替,时间一久加上热胀冷缩的缘故便产生了缝隙,这才出现漏水喷溅现象。两人摊开工具包,展开了应急处理,确保供水通畅,直到深晚11点才完工,到家已经凌晨1点钟了。天一亮,夫妻俩又马不停蹄的下山,去镇上寻找废旧轮胎切成橡胶垫,再次赶赴水源点进行重新修复加固。“记得在2015年大年三十晚上,耳边响起了延绵不断的爆竹声,我却和妻子在漆黑阴冷的涵洞里进行抢修工作,孩子们还在家里等着我们,一把电筒照明能管一个小时,我们足足干了4个小时,一共买了4把电筒带上,直到天黑才回家随便炒了两个菜,算是把‘年夜饭’糊过去。也正是前期的艰苦摸索,才为后来保障供水通畅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再也不会为停水犯愁了,那些吃的‘苦’总算没有白费,这事情干着也有个‘乐’。”回忆往昔,潘至胜欣慰的说。

2016年冬季的一天,大雪飘洒在七井山峦间。潘至胜接到通知,当地一处高压电线杆上的低压线,结冰负重造成断线并掉落地面,极易引起路人触电危险,需要马上抢修。当时大雪封山,山下的抢修队鞭长莫及。寒冰阻隔,周边村组抢修员也爱莫能助。

为了把风险降到最低,潘至胜决定即刻抢修。但是,若他只身一人前往,就要背上近50斤的装备,冒着没膝的冰雪,徒步走上5公里,到达故障点后还要进行高压电除险,爬杆抢修,熟悉他工作的妻子潘秋女知道一个人作业存在很大风险,放心不下的她提出一同前往。为了给丈夫节省体力,她主动背负起工具,与丈夫一步三滑蹒跚前行。经过4个小时的跋涉到达故障点,潘至胜马上熟练的用绝缘棒关闭电源闸刀,把断线接好准备爬杆。此时电线杆上已附着厚厚冰雪,脚根本挂不住,潘至胜只得拿出锤子清理冰层;就这样,敲一截,爬一截。在二人的努力下,他们顺利的完成抢修,及时恢复了供电。途中,他们偶遇路过的乡亲们,大伙儿都被这一对风雪中“先锋伉俪”所感动,“夫妻抢险队”这美名便传开了……

 “肋骨摔断了,老百姓的水决不能断

2017年,妻子潘秋女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当地政府决定由她正式接管供水工作。

潘秋女接手后,一刻也没有歇过,一辆小三轮、一个工具包、一顶安全帽算是她的基本配置,白天黑夜“连轴转”是她的状态。随着工作的开展,她的水源管理维修的技艺已经炉火纯青。一旦出现停水的情况,她总能在最快的时间里,找到藏匿在交错繁杂供水网里的故障点,并马上实施抢修,这一点就连她丈夫也自叹不如。因此,“水母” 潘秋女还有个很“神”的绰号——“顺风耳”。由于长时间工作的积累,听力已经变得异常敏锐,对于细微水流声的洞察力较之常人强很多,在不带专业听水器的情况下,潘秋女都能听到地下1、2米处水流动静,以至于有村民怀疑她是否有特异功能。

然而,“水母”的工作也并不是一帆风顺。2018年2月8日,潘秋女在后山开展抢修时,不慎一脚踩滑,重重的摔了下来,当时只是觉得痛,并没在意,她坚持完成抢修工作。事后才觉身体疼痛越来越厉害,到医院一查,肋骨已经跌断了三根,无奈之下她住进了医院。“我们都长大了,您也一把年纪了,这活儿不能再干了,冒着生命危险做这样的事情,能产生多大效益?爸把烟戒了,你那点小钱也都省出来了。”儿女见到母亲受伤住进医院,心疼而又埋怨的说。面对儿女的牢骚,潘秋女并没回应,她知道孩子们是关心她。“秋女,你辛苦了,正是你的及时抢修,保障了大家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八棚群众感谢你。身体第一,好好养伤,祝你早日康复。”第一时间,当地政府前去慰问潘秋女。此刻,她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因为她心里在乎的并不是钱,而是装着了一份责任和党旗下的誓言。

康复后,潘秋女并没有打“退堂鼓”。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又活跃起她的身影。也正如她说的那样,既然答应做一件事,就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不讲条件,不留‘烂摊子’,肋骨虽然摔断,但是工作还要尽职,老百姓的水决不能断。

“为群众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

七井山,一片片高标准的避雨栽培蔬菜大棚鳞次栉比,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工作的一道“靓丽”风景。然而,这也给潘秋女带来更大“考验”,大棚的增加意味着需水量的激增。如何在有限蓄水中,综合协调好生活用水和农业滴灌之间的平衡成为一道新课题。刚开始,她和老公每天凌晨4点就得起床人工调节,尽管这样做辛苦又费时费力,但是实现了生活生产双保障。后来,根据实际情况政府从水源点单独布设一条管网用于农业滴管,这大大提高了管理水源效率。为了更合理化的用水,在总蓄水恒定的前提下,从生活用水里挤出水来用于农业灌溉,潘秋女进行计算规划后,晚上12点之前的时间,让大棚里的滴灌阀门一直打开,用于灌溉;到了晚上12点潘秋女就要挨家挨户地里跑,去关闭滴灌阀门,这样第二天才有生活用水。潘秋女每天晚上要跑30多个点关闭阀门,才能安心回去睡觉。当问及一个人半夜在山地里跑是否害怕时,她幽默的说:“毕竟女同志,开始还是有点怕。怕五步蛇就穿上靴子,怕蚊虫就带上清凉油,怕黑就打上电筒。如果连害怕都没有用,那就只剩下坚强喽,遇到困难要想办法,光怕没有用。其实,最怕的还是没有水!”

工作这么辛苦,收入应该可观吧?面对笔者的这一疑问,潘秋女坦然的笑了笑说:“说实话,一开始我们接这个事,还真不是冲着钱来的。我们想的是,作为家住七井的一份子,我们本身也要用水,大家就更要用水,既然自己有一技之长,何不做一件利己利人的好事,看到群众都依靠发展高山辣椒产业增收致富,日子红火了,家乡发展越来越好,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为群众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党员应尽的责任。”

从八十年代靠煤油灯过日子到万家灯火的盛世,从高山缺水度日为艰到“东水西调”吃水不愁,从“辣椒糊当油盐”的七井“老话”到一“椒”难求的致富“新篇”。 如今,沐浴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走进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一棵棵绿油油的可人菜苗,一片片高标准的蔬菜大棚,一幅幅振奋人心的生产画面,不由让人喜上眉梢。随着大规模、商业化大棚蔬菜的广泛种植,当地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口袋”也渐渐鼓了起来。每当说起这段跨越式发展的佳话,见证这一华丽嬗变的村里人,无不对村里的水电专家潘至胜、潘秋女夫妇心怀感激和佩服。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

顶一下
(8)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