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台文明网!-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身边好人 > 正文

[池州好人]陶积粮:20余载做匠人 坚守一线修匠心

时间:2021-12-09 14:44 来源:未知 作者:文明网编辑 阅读:

人物简介:陶积粮,男,池州市石台县横渡镇横渡街河东村民组人,石台县煤气仪表总厂设备部部长。

事迹简介:陶积粮自1992年高中毕业以后,进入安徽省石台县煤气仪表总厂(鸿凌集团前身)工作,三十年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从无怨言,他用刻苦钻研诠释着工匠精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次次锤炼,一点点进步,他从寂寂无名的小员工,到现在成为公司的核心员工,公司现在于他而言,并不仅仅是赚钱养家糊口的地方,更是寄托一生情怀之处。

1638153429705333.jpg

坚守生产一线29载,用刻苦钻研诠释“工匠精神”的石台县煤气仪表总厂设备部部长陶积粮

正文:陶积粮,男,池州市石台县横渡镇横渡街河东村民组人,自1992年高中毕业以后,进入安徽省石台县煤气仪表总厂(鸿凌集团前身)工作以来,已匆匆近三十余载,这么多年来,他一路伴随着鸿凌集团公司的发展,坚守岗位,辛勤劳动,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始终奋战在鸿凌仪表产业的第一线。

真实干,肯钻研,同事眼里的“老黄牛”

时光回溯至公元1992年,怀揣着青春美妙梦想和对仪表产业的憧憬,19岁的陶积粮应聘到了石台县煤气仪表总厂工作,当时的企业只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根据厂部安排到冲压车间拉伸班组,当上一名拉伸工,当时的拉伸工序是个脏累的活,拉伸采用的润滑济是猪皮熬制的猪油,不仅味道难闻,一个班下来,全身都溅满猪油,由于当时公司承接了国家援外仪表项目,任务繁重,车间采取三班倒工作机制,对于一个刚刚迈出校园走进工厂的新同志,陶积粮不仅不叫苦,不怕累,而且还经常在工余时间帮助车间技工维修模具,帮同事打扫卫生,对机床进行保养……随着外援项目的订单逐渐日增,然而铁皮的拉伸成型破损率也与日俱增,这样既耽误了生产效率,难以完成任务,也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由于陶积粮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钻研,善于细微处发现问题,在翻阅大量有关模具制作及冷轧板成型工艺等技术书籍后,大胆向车间主管提出增加一道简单的切角工艺,减少铁皮在上下模具中的流动磨擦力,从而提高了铁壳成型的完好率,获得了一致好评。他就是这样在同事的眼里成了一名肯干、肯钻研的“老黄牛”。

爱学习,肯吃苦,同事眼里的“万精油”

 鸿凌集团公司在市场的大潮中一路劈波斩浪,勇往前行。时光定格在2017年,为进一步顺应市场的发展趋势,公司决策进行优势资源整合,关停并转一批集团其他业务,集中精力搞好仪表主导产业,决定将集团所属合肥鸿力分公司G1.6小表生产线整体打包搬迁至集团总部石台基地,以期形成规模体系完善的仪表生产企业, 为此公司领导将鸿力分公司搬迁事宜交由陶积粮具体操办。农村俗语说的好“搬家难,难于上青天”,更何况是公司的整体设备搬迁,那可是几百台大大小小的精密仪器和生产设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军令已下,令箭已接,容不得半点犹豫,来不得半点马虎,说干就干,他马上召集七人搬迁小组赶赴合肥,在分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到达已近下午,这时天空已是淫雨霏霏,冬天的室外气温已近零下5-6度,他带领组员们一头扎进风雨,没有半点犹豫,凄风冷雨里,硬是凭着一腔热情与大家风雨同舟、齐心协力,终于赶在黄昏时完成了三辆重卡的装车任务,期间他手指多次被扎伤磨破。“没事,包扎一下创可贴就好”面对深深划伤,他如是说,“只要设备完好无损地及时运回基地,再苦再累也值了”因为当时G1.6型仪表生产任务紧,客户要货急,“急着运回组装生产为头等大事”,他说。

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回顾这一年陶积粮可谓感触良多,对他而言,这一年也是极具挑战性的时刻,公司大幅度整合资源,优势重组,精兵简政,公司原来的一些设备机修人员因年龄等问题相继陆续退休,公司决定由他担任设备部部长具体负责设备部事宜,“即使身肩重担千斤,也决不负领导信任和公司重视”他决心就这样下了。然而面对现实是如何掌握这些现代化设备(PLC集成控制电路,变频器,传感器等等)的维修技术,如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如何保障公司的正常生产等课题,这对于一个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两种选择,要么撤,要么背水一战,迎难而上,为此他决定破釜沉舟,说干就干,找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元器件的测量》、《电工基础》等等大量的专业书籍,硬着头皮啃夹生饭,实际操作中,请教老师傅,请教设备厂家技术人员,碰到难题,刻苦钻研,深入分析,平时维修工作时的心得体会,他都记录形成维修日记本。“有心人,天不负”随着知识的日积月累,如今他已成功逆袭,成了一名“通本行,精业务”的行家里手,被同事们戏称公司的“万精油”,然而他的信条却是:一个人进步了不算进步,带动大家进步才算进步,他这么想也是这样做,对于同事们他总是把自己的所学所积累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

讲奉献,勇担当,是同事们眼中的“实干家”

2018年7月份,由于仪表生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原先的校表车间布局已显拥挤,公司决定对所属校验车间设备进行合理化布局,把原来置放于车间正中间的校验设备全部搬迁至两边置放,中间腾出更多的场地用来堆放仪表,而且是边搬边生产,时间紧,任务重,方案定下就是毫无余地执行,“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此时,由于他在执行拆除装配车间的旧线路时,不慎脚底打滑,大腿狠狠地磕碰到机器上,造成大腿内侧大面积淤青,行走不便,下蹲更是困难。可搬迁工作更是牵涉公司的整体布署和安排,怎么办?请病假?不能,公司设备维护人员本身就少,加之他认为自身是一名设备部门主干力量,此时更不能休息,一瘸一拐加班五个工作日,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奉献”这词有点高大上,只不过尽职尽责而已,面对同事领导们赞扬,他如是说的,也是如是做的。

由于履职设备部,该部工作范围涵盖了机修,安全生产等诸多领域,面对着如此繁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安全生产工作,更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他也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和任务,对于安全生产(诸如设备安全,消防安全)林林总总,无一不浸透着他的付出和努力,坚持和担当,“实干家”这大概就是同事们由衷地对他的最高的赞誉。

如今,公司在大事小情,大家都愿意来找他解决,他对此也乐此不疲,工作之余,还热心帮助大家修理各种小电器,但凡他家有所求,他都来者不拒,保证让别人满意而归,不能解决的他也会帮忙出点子,想办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次次锤炼,一点点进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没有惊天动地的事情,可他就是这样一直默默工作在鸿凌仪表集团公司,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从没有怨言,他自豪地说“每修理好一次设备,处理好一件事情,就增加一份成就感”。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