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台文明网!-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身边好人 > 正文

新棚村扶贫工作队:扶贫帮困办实事 真情帮扶暖人心

时间:2021-04-15 08:24 来源:池州日报 作者:江志 阅读:

石台县七都镇新棚村,坐落在石台、黟县、祁门三县交界处,全村6个村民组611人居住在海拔700米高的峡谷之中。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2017年以来,在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江洪带领下,扶贫工作队团结村“两委”一班人,开始了“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探索和实践。2018年实现“整村出列”,2019年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顺利通过复检验收。新棚村扶贫工作队江洪、舒仁善、乙飞、叶品东荣获今年3月“池州好人”荣誉称号。

2017年,扶贫工作队进村后,逐户走访,和村民促膝谈心,认真探讨贫困的根源。近四年时间,江洪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一步一个脚印走遍了新棚村的山山水水,付出了无数的艰辛与汗水。江洪主动放弃节假日,一家人聚少离多,分居三地,自己常年驻村、妻子在县城上班、儿子在乡镇上班,全家人难得有团圆的机会。副队长舒仁善2017年4月驻村时儿子才上小学一年级,现在已经上五年级了,都是妻子一人无怨无悔、默默承担照顾。队员乙飞为了石台县的扶贫工作从江苏来到新棚村这个小山村,全身心扑到工作中。叶品东放弃在上海大都市的优厚待遇来到新棚村甘当一名扶贫工作者。

得知这里因交通不便,村民们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山外的生活物资难以运进来,村民们出行、看病、上学都十分困难。一直以来村民们守着“金山银山”,却过着贫穷的生活。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一班人经过反复商定,建设“一桥一路”成为共识和奋斗目标。

在上级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4月,与黟县柯村镇连接的凤台大桥正式开工,建设资金260万元,由凤台县政府全部承担,奋战四个月竣工通车,打开了新棚村的第二条进出通道。2018年7月,开工建设杨梅坞至黄河村张家桥道路,经过各方努力,筹措资金760万元,按山区四级路标准建设,于2019年10月全线贯通,接着铺设水泥路,2020年元旦顺利通车。这条路虽然只有5公里,却使新棚村到七都镇集镇的路程由33公里缩短为18公里,大大方便了老百姓出行。

交通改善了,村民们都铆足劲积极学习新技术,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力争早日脱贫致富。新棚人经过几年的摸索,立足本村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富含硒元素的茶叶绿色产业,开发“新棚硒茶”。目前,已改造低产茶园630亩,开辟新茶园120亩;发展茶叶生产合作社,农户负责种植和采摘,茶厂现金收购鲜草并负责制作,合作社负责销售。2020年,又投资120万元购置制茶设备,新建茶厂,建成标准化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让“新棚硒茶”通过线上线下进入市场,“茶叶专业村”的优势凸显。村民还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饲养土猪、土鸡、蜜蜂,种植香菇、木耳、药材等多渠道增加家庭收入。

新棚村地处深山,革命先辈方志敏领导皖南红军在此开展游击战争,并在新棚村创立皖南红军总医院,有极大的红色旅游开发价值。县政府已委托专家进行论证、规划,筹措资金开发这条旅游线路,以填补石台县红色旅游的空白。目前,省内外已有数千名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游览。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新棚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扶贫工作队从驻村伊始,就充分运用各项扶持政策,科学规划并开辟了可靠的水源点,解决了旱季水源不足问题,实现全村自来水“户户通”;积极协调县供电部门对全村高低压线路进行全面改造,确保了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安装100多盏路灯,实施村庄亮化工程,既方便了群众,又美化了村庄;新增三个手机信号发射塔,实现全村通信信号全覆盖;投资28万元,新建标准化卫生室,选聘全科医生到村工作,使村民“小病不出村,健康有顾问”。通过对上争取、社会帮扶、爱心赞助等方式,筹措资金60多万元,新建高包组一座48米长的水泥桥,彻底改变了该组村民出行过独木桥的状况;对组与组之间的道路和入户道路进行延伸、配套、硬化,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实施环境治理,支持80多户村民对危旧房屋和厕所进行改造,村庄前后设置垃圾箱60多个,定期清除垃圾,美化村容村貌。新建村党群服务中心,既为干部群众提供了学习阵地,也让老百姓办事更加方便。

在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全体村民的思想进一步解放,争先意识越来越强,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江志)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

顶一下
(8)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