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供电公司:大数据分析助力故障精准定位
“经配电网实时监测系统监测发现,10千伏七井113线过流二段保护动作跳闸,请城郊中心供电所迅速组织巡线,抢修故障!”近日,一条故障信息在石台供电公司供电保障微信群紧急发布。
按照常规工作方式,线路故障后,要组织多人对全长19.46千米的线路、32个配电台区进行沿线路的盲查盲巡,查找故障点通常要耗时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以上,然后再开展抢修。
“根据系统检测数据和线路拓扑图分析,故障距离可能在主干线70号至75号杆、下湾支线10号至20号杆、上湾支线04号杆至末端间,可按照这个范围查找故障!”该公司调控中心值班人员根据“大数据”故障定位系统在微信群内精准定位故障范围。
“收到,马上安排人员进行巡线抢修!”,十几分钟后,城郊中心所所长刘文安便传来消息,得益于“大数据”精准定位故障位置,至少节约一个多小时的故障查找时间,他们直奔主干线70号杆,发现因雷雨大风恶劣天气,大风将枯树枝刮到主干线70号杆至71号杆之间线路上造成AB短路故障,经过紧急抢修,供电得到恢复。
石台县地处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4.5%,每年遭受雷击、雨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一旦发生线路故障,查找故障点将成为运维人员的“痛点”、“难点”,而传统的分段法、巡视法需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能及时进行故障抢修。为解决该问题,石台供电公司分析线路故障历史数据资料库,开展数据深度挖掘,整合电力线路基础数据和参数,建立电力线路故障分析模型,通过对数据库参数的处理分析实现线路故障精准定位。
自故障定位系统应用以来,该系统为运维人员在故障源查找中作出精准分析,使线路故障点发现时间平均可提前3小时以上,大幅度缩短线路恢复时间,提高县域供电可靠性。下阶段,石台供电公司将进一步打造电力大数据模块,结合GIS系统和配网图模系统构建运维监控中心,将故障点量化、可视化,为线路运维工作提供便捷高效的方式。(孙鹏、周炜)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