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秋浦河畔鱼水情 山城更爱子弟兵
金秋时节,石台双拥广场、军民文化乐园建成开放;双拥大道、双拥一条街擦拭一新;新棚皖南红军总医院纪念馆、石台红色文化展示馆等地前来参观、接受教育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秋季入伍新兵带上县委县政府赠送的行李箱和全家福照片踏上征程,进入火热军营;驻地部队向石台疾控中心、国网石台供电公司送来感谢锦旗;10岁少先队员描红双拥大道,百岁烈属唱红歌感党恩……一个个双拥故事正发生在秋浦河畔的山乡石台,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场面轮番上演,11万军民共同描绘双拥一幅画。石台县于2013年、2018年2次荣获“安徽省双拥模范县”称号。
组织机构强有力
石台县委、县政府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下设科技、文化、法律、教育、医疗和“两新”组织等6个专项拥军领导小组。健全双拥领导小组、县委议军会议、军地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双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指导全县双拥工作开展。
为维护国防利益安全,石台县专门成立了3个组织。县领导带头为部队、军人军属和优抚对象办实事、解难题,督促落实各项优抚政策。
2021年3月,石台县双拥办看望慰问即将入伍新兵,为他们送去县委县政府的礼物
双拥宣传氛围浓。先后在县城区及部队驻地命名“双拥大道”、“双拥宣教一条街”“双拥广场”,设置永久性大型双拥宣传牌和标语;主城区和各乡镇均设立“立功受奖官兵光荣榜”;车站、医院、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均设置“军人优先”服务标牌。坚持开展“烈士纪念日”、“军营开放日”等活动。2018年,石台县实验小学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2020年春节央视军事频道报道石台县“最美退役军人”檀有庆向武汉火神山医院捐资的先进事迹。《安徽新闻联播》专题播放了该县安徽省首届“最美退役军人”任红伟返乡创业、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和该县开设军人驿站新闻。
2020年2月,CCTV-7国防军事频道报道池州市“最美退役军人”檀有庆向武汉火神山医院捐赠47万元山泉水的先进事迹
聚焦部队练备战
石台部分地区属于军事保护区严禁对外开放,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民为本、军为先”。县领导多次赴驻地部队,解决实际困难。2018年以来,全县双拥事业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为驻地部队改建办公楼、驻地营房和配置战备交通车辆及通讯、训练等设备,做好供电、饮水、物资等后勤保障工作。
聚焦解决官兵“三后”问题。出台事业单位定向招聘驻地部队随军家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退役军人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8名退役士兵,全部安置到事业单位;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全部纳入民生工程职业技能培训范围,跟踪就业复学情况。
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8个乡镇服务站均创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在24个村级服务站开展规范化建设试点。
2021年八一前夕,火箭军驻石某部将一面写着“搏击艰险为民除疫办实事,不计回馈尽显热忱暖兵心”的锦旗送到石台县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并诚挚表达了对中心的感激之情
创新开展优抚褒扬工作。制定退役军人离世慰问制度。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关爱帮扶困难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政府+社会参与爱心送进光荣门、情系边海防等活动。2019年,在全省率先启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落实60万元完成仙寓珂田、丁香林茶革命烈士纪念塔和37处散葬烈士墓改造提升工程。
双拥活动精彩纷呈。设立“军人驿站”,为现役军人及家属提供免费住宿。制定《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全县70余个单位、社会组织与驻地部队签订共建协议,常态化开展兵妈妈军嫂进军营、兵娃娃逛军营、双拥篮球赛、八一军营文艺晚会、元旦军民联欢,以及送文化、书籍、法律、健康进军营等特色活动。
2021年8月2日播出的《安徽新闻联播》报道石台县军人驿站揭牌活动
拥政爱民谱新篇
军民团结一家亲。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宗旨和责任。武警安徽省总队帮扶七都中心学校15万元,池州军分区结对帮扶丁香镇敬老院和高宝贡溪,武警池州支队帮扶永福村;县人武部被省军区授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真心的关爱换来真情的回报。驻地部队官兵牢记使命,参加经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事业。开展捐款活动,为贫困学生送去学习生活用品,为贫困群众送温暖。2018年以来,部队协调落实扶贫资金近200万元。1000余人次参加全县植树造林,驻地部队在七都镇建立了100亩的“军民共建八一林”。积极开展结对助学活动,为贫困学生送去学习、生活用品。每年的学雷锋纪念日及重要节日,部队官兵都会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开展卫生清洁、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
石台,这片红色的热土,这座与人民军队结缘50多年的山城,正在用真情演绎新时代双拥共建的动人故事。(朱俊杰 李栋 袁江凯)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