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台文明网!-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文明播报 > 正文

时隔38年,研究人员再次在牯牛降采集到石生泡果荠

时间:2021-07-20 08:17 来源:未知 作者:张丁来 阅读:

石生泡果荠(Hilliella rupicola)是安徽师范大学张定成和邵建章教授于1986年发表的新种,模式产地为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台片)的祁门叉山坞。该物种为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林下潮湿石壁石缝中。文献记载石生泡果荠在休宁县高海拔山区也有分布,但休宁县采集的标本可能已经遗失,目前仅有少数几份牯牛降的标本保存在安徽师范大学标本馆(ANUB)和国家植物标本馆(PE),且自1983年后再无人采集到该种标本。

QQ图片20210719143722_副本.jpg

石生泡果荠模式标本,藏于安徽师范大学标本馆(章建业摄)

由于泡果荠属属下物种数目长期以来存在争议,为了厘清该属物种数目、阐明属下物种亲缘关系,浙江大学陈洪梁博士对该属物种进行了大规模的采集并开展了相应研究。日前,在安徽省林业局、石台县林业局和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台管理站的支持下,陈洪梁博士克服路途遥远、路况艰险的恶劣条件,在模式产地顺利采集到石生泡果荠。其发现的居群位于牯牛降祁门叉山坞海拔1080-1150米处,生长于覆盖苔藓的林下石壁石缝中,与原始文献描述一致。该居群有石生泡果荠上百株,生长状况良好。时隔38年,该物种再次在原产地被发现,也从侧面反映了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成效显著,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保育良好。研究人员后续将对该物种和近缘种开展分子系统学研究,以确认其分类地位并估算起源时间。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