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台文明网!-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文明播报 > 正文

从一幅普通的对联说起——书写石台县仁里镇杏溪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答卷

时间:2020-09-04 15:35 来源:仁里镇 作者:宋佳琪 阅读:

笔者跟随着杏溪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在一次走访贫困户的途中看到了一幅对联,这幅对联已经开始卷边,下部分逐渐褪色,看的出来贴了有些时日。“政策英明开盛世,党风纯正惠民心”14个字,简单却又不简单。这是该县一位贫困户的心声,更是近年来践行群众路线、取得脱贫攻坚成效的体现。14个字,表达的是这位贫困户乃至广大村民朴实的感恩之情,也解读了杏溪村从脱贫走向致富的成功密码——坚持一抓双促,把党的理论方针和强农惠民政策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指南。

 


 

杏溪村是石台县仁里镇重点贫困村,800余人的村庄光贫困人口就有230人,几乎占了总人口的1/4。曾经的杏溪村是贫瘠的深山小村,村里水泥路甚至都没有几条,“下雨出门一脚泥”是当时村民出行的真实写照。饮水多是溶洞水或井水,饮水安全不能保证。一到晚上,除了各家灯火,没有任何公共照明设施。村里缺资金、缺技术,更缺机会,产业发展空间极其有限,年轻人大多外出谋生,该村曾一度陷入贫穷困顿之中。

当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杏溪村迎来了化茧成蝶的质变。2016年实现“村出列、户脱贫”,此后贫困人口逐年递减。2019年,经省级第三方评估,杏溪村实现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乡村环境焕新貌,群众生活更舒适。如今的杏溪村水泥路通到家门口,主干道每隔15米就有一盏路灯;安全饮水工程实施到位,打开水龙头就有干净的水喝;双基建设完备,包括阅览室、卫生室、便民服务室、老年活动室、健身广场、村民文化广场等一应俱全;小花坛、绿化带搭配修建,中心村已建成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傍晚,村民们可以三三两两或沿河银杏步道散步纳凉、或在健身广场运动锻炼、或围坐文化广场看广场舞队表演,置身于美丽乡村,享受着丰富的文化生活。

扶贫产业同发力,脱贫致富共发展。该村中华蜂养殖基地一脾脾蜂蜜正在采割,去年基地产蜜2000余斤,销售额达20万元,今年突破新高,产蜜量达3000余斤。猕猴桃采摘园里藤蔓缠绕、硕果累累,采摘基地带动务工800余人次,发放工资10万元。食用菌种植基地羊肚菌、猴头菇、榆黄蘑、黑皮鸡枞等珍稀菌种试种成功,为村集体增加了13万元年收益;扶贫车间30余人繁忙有序,人均年增收6000元。杏溪村打造的“三基地一车间一光伏”扶贫产业群正在稳步推进,确保了脱贫高质量和成果可持续。

党风廉政创品牌,党员干部践初心。杏溪村创建了党建品牌“杏溪思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饮水思源,脱贫不忘党恩情。以理论学习、组织强基、为民服务、兴业富民四大工程作为品牌支柱,通过上门宣传政策、开展扶贫夜校、入户聊天沟通,同时以实际行动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遇到困难的群众,组织上门慰问,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走村入户,开展关爱困难老人、进行卫生整治等活动,让群众看到品牌实效,认可品牌内涵。

一副对联就是一扇窗口,折射的是整个脱贫攻坚工作的巨大成效,体现的是贫困户们的感恩之心。有村民感慨:“现在日子好了,多亏了党的政策,多亏了你们的帮忙啊!”遇上激动的老人家,紧紧握住驻村书记的手,说道:“比我儿还亲!”

杏溪村的脱贫答卷已铺陈展开、跃然纸上。这幅对联表达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在后脱贫时代的乡村振兴中,杏溪村将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继续落实好党强农惠民政策,让党的春风吹遍希望的田野。(宋佳琪)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

顶一下
(11)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