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台文明网!-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文明播报 > 正文

皖北小伙的池州情 ——访石台县小河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王效龙

时间:2018-11-28 17:02 来源:池州日报 作者:潘世鹏 阅读:

在无数条崎岖蜿蜒的山间小路上,在无数场脱贫攻坚大小会议上,在每一次走村串户的征兵宣传动员中,我们都会看到一个年轻的身影,他就是石台县小河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王效龙。

王效龙所在镇是山区贫困镇,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王效龙还联系着贫困村,他身上的担子更是沉重。为了扶贫和镇里工作,如今已是两个小孩父亲的王效龙往往一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家,工作忙起来的时候也顾不上按时吃饭,却一直毫无怨言,面对大山深处的寂寥,沉得下去,干得好。

王效龙介绍说:“我是2008年从安徽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毕业后,参加全省大学生村官考试,被录取到池州市石台县从事大学生村官工作,这一干就是十个年头。十年时间过得很快,回想当时来到池州和石台的样子,再看看今天的样子,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年时间,王效龙从皖北平原到皖南山区任职,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村干部再到一名乡镇干部,他用对池州的热爱和对乡亲们最朴素的情感写就了一曲青春奉献之歌。他先后获得安徽青年五四奖章、安徽省十佳大学生村官标兵、全省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全省十佳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全国奋斗在林改一线的十佳大学生村官等光荣称号,他的创业事迹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新华网、中央电视台《致富经》、安徽电视台《安徽新闻联播》等媒体宣传报道。

“我是全省第一批大学生村官,我与池州的结缘也缘于大学生村官这项工作。我从事大学生村官工作整整8年多,算得上全省服务时间最长时间的大学生村官了吧!”王效龙说,他刚到石台县小河镇龙山村时,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这些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一批批帮扶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石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龙山村更是资源匮乏,人均耕地不足1亩,种点粮食仅够自己吃,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很低,大多是靠外出务工来增加收入,生活异常艰辛。面对村情,王效龙萌发了“自己先创业积累经验,再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想法,并打算自己投资创办龙山土鸡养殖场。

市、县委组织部知道他的创业想法后,十分重视,协调解决有关问题;镇党委、政府大力帮助,借给他2万元启动资金;村“两委”全力支持,协调解决养殖场地。2009年4月初,石台县会主家庭农场兴办起来了,养殖场占地面积300余亩,首批引进鸡苗4000只。2009年养殖场共产销土鸡蛋15万枚,出栏老母鸡3300多只,纯收入达3万多元。有了成功创业经历后,王效龙开始带动农户一起发展。

2013年初,王效龙注册成立池州市原石埭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注册了“会主”、“卉竹”、“原石埭”商标,一改当地养殖业传统沿街叫卖的方式,整合销售池州的特色农产品,设计制作了包装盒,推出了山野菜、兔子、富硒大米等特色农产品,走连锁化和电子商务的新型销售渠道,成功开拓上海及周边城市市场。通过几年的示范创业,石台县会主家庭农场已发展成年出栏土鸡2万多只,年产值近300万元的养殖企业。2018年公司带动100多户贫困农户发展生态养殖,养殖土鸡近30万只,产土鸡蛋1500万枚。

在组织的关怀下,2016年3月,王效龙在镇党委换届中被选为小河镇党委委员,成为一名国家干部。王效龙说:“作为一名新池州人,我已跟池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会在本职岗位上继续努力奋斗,勤奋苦干,为石台县脱贫攻坚工作贡献更大力量。”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