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县丁香镇:连续三届“村BA”让热爱扎根,让团结生长,让乡村持续沸腾
石台县丁香镇的夏夜篮球场总比白昼更热闹。第三届“村BA”正如火如荼的进行,这个由9个行政村10支球队参与的赛事,已逐渐把一时的热闹变成了持续的活力。
青春力量扎根乡土,赛事成为精神纽带
刚满18岁的张琎今年夏天收到了中国计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又穿上了红桃村的比赛队服。“去年参赛是为好玩,今年感觉肩上沉甸甸的。”这位准大学生的话,道出了新一代乡村青年的身份觉醒。本届赛事有超过20%的球员是暑期返乡学生,“走出乡土”与“反哺家乡”的代际传承正在加速进行。
西柏村的杨焕创造了赛事全勤纪录。三届赛事见证了他从大学生到贵州某企业员工的身份转变,但每年八月,他的身份始终是“西柏村68号球员”。这种“候鸟归巢”现象催生了意外的效应:赛事期间形成的球员微信群,如今已成了各村在外游子的信息站,大家在群里分享工作生活、为家乡发展献言献策,年轻人带着城市视野回到赛场,带回了球技,也带回了连接城乡的思维方式。
多元力量融入乡村,赛事催化治理革新
56岁的张军是本届赛事最年长的球员,作为县直单位联系红桃村的工作人员,他代表村里参赛。“投篮时听到村民用方言喊17号加油,那种认同感无法形容。”像张军这样的“新村民”球员本届有8人,他们的身影活跃在赛场,打破了“驻村”与“扎根”的心理隔阂。这种由篮球催化的身份转换,让行政体系的帮扶力量真正融入了乡村,实现了从外部输入到内部共生的质变。
西柏村王诗魁因母亲籍贯获得参赛资格,这位“外孙球员”的家族两代人已连续两届同时出现在赛事球员和观众席上。篮球让姻亲关系变成战友情谊,传统乡村的宗族壁垒,正在共同的呐喊与助威中逐渐消融,一种超越血缘的新型社群关系正在形成,这正是现代乡村治理最珍贵的土壤。
设施升级反哺生活,赛事激活乡村动能
今年西柏村的篮球场完成了改造升级,新建成的观众看台不仅能容纳更多热情的群众,也让每个人都能看得更舒服、更尽兴。这个正在实施“和美乡村”项目的村庄,三年来全民健身设施覆盖率不断提高。用赛事需求倒逼基础设施升级,而硬件改善又反哺乡村生活品质,西柏村正在逐步形成“以赛兴村”可持续的正向循环。
同时,赛事期间村民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赛后村集体事项表决通过率有所提高,球赛把各扫门前雪变成了同护一面旗。据赛事组委会介绍首届赛事还需多方寻求赞助商,而今年本土企业都积极赞助,特别是落户村里的企业给了很大的支持。从这种市场热度的反转中可以看到乡村价值认同的不断提升。
当篮球击响乡野,它已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撬动乡村活力的支点,是编织城乡纽带的针线,是重塑乡村治理逻辑的钥匙。丁香镇村BA的故事还在继续,或许未来,这里的体育设施会越来越好,来运动的人会越来越多,那份藏在汗水里的热忱、融在欢呼声里的团结,将永远是这片乡村大地上最蓬勃的心跳。(张琦)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