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凰”返乡创业富乡邻—记石台依然农产品有限公司经理杨征红
与在上海工作时相比,如今的杨征红黑了瘦了,但言谈举止间却多了成熟和稳重。出生在石台的杨征红,2003年毕业于北京经济技术学院,之后一直在上海从事销售管理工作。但2012年,这好不容易飞出去的“金凤凰”又回到了山沟沟,她在家乡成立了石台依然农产品有限公司,将目光瞄准了石台独特的农产品,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电商”的特色发展道路,带动一方百姓走上了致富之路。
2010年一场致命的车祸成了杨征红生命的转折点。在上海养病期间,她发现城里人对农村的土特产非常青睐。当时,她脸部伤口未愈,术后连话都说不清,但创业的冲动让她忘却了伤痛。她开始出入上海的一些大型超市,细心做市场调查。那段日子,记不清打了多少电话,也不知道吃了多少次“闭门羹”,终于一些厂家被她的执着所打动,愿意让她拿些产品试一试。
有了销路,组织货源被摆上日程。回到石台后,她走村入户收购土特产。有些山路连车都不通,只得发动家人肩扛手提。父亲为了帮助她收购,骑摩托车时不幸摔倒,造成身体多处骨折,至今留下残疾。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她历经艰辛将在乡村收购的3余吨土特产运抵上海时,因产品优质、供货守时赢得了对方的肯定。订单源源不断而来,仅一年时间,就为家乡销售了200多吨土特产,她也收获了创业生涯中的“第一桶金”。
为了稳定货源,同时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2012年,她开始在家乡建立新型农业农产品合作社,乡亲们将自家的茶园、笋园、木耳园加入合作社,基地很快达到1000余亩。有了这些“家底”做基础,她通过借贷筹资500万元,成立了石台依然农产品有限公司。
有了自己的公司,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当时在石台,红茶销售市场并不理想。杨征红却看中了这一市场,她用40多天时间对500亩茶园进行了考察,然后以高于市场数倍价格激励茶农发展红茶。后来,公司投入资金研发“古树祁红”、“松针红茶”等系列产品,其中10余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和QS认证。目前,公司每年红茶销售量达到100余吨,合作社里的茶农也因此获得了丰厚收益。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她不再满足线下生意,着手构建物联网体系。2014年投入400万元建成2000多平方米,集研发、加工、包装为一体的厂房,聘请高校及电商专家组成核心研发和营销团队,建立从生产到销售完整的监控系统。目前,公司已与飞牛网、淘宝网等大型电商合作,年产值达1000万元。
飞回来的“金凤凰”致富后,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公司在运作初期,就十分鲜明地提出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成立茶叶合作社后,社员可以享受合作社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及市场销售服务。近年来,公司在发展中优先安排贫困户就近就业,设立农产品扶贫超市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看到父老乡亲在公司的带动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杨征红的内心也特别满足,她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池州日报 汪玉芳)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