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台文明网!-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正文

石台大演:“板凳会”贴近民生“零距离”

时间:2023-10-12 08:36 来源:大演乡 作者:文明网编辑 阅读:

不设主席台,不在会议室,一条板凳坐一起,干部群众一条心。为提升村民自治水平和管理能力,在大演乡各个角落流动“小板凳”,走到哪儿就议到哪儿,说的都是百姓关心的“大事”,议的都是乡村发展的“热事”,“板凳会”已成为大演乡强化基层治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ebd996f72b7180ec9835df4cc802885_副本.jpg

“面对面”共议“家务事”。趁着村民吃完晚饭的闲暇时光,在村道路灯下、居民家中,几张凳子一摆,乡干部、村干部和村民们坐成一圈,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最新政策理念、人居环境整治、养老保险提档、秸秆禁烧、防范电信诈骗知识等内容。在这种面对面、拉家常的方式下,将以往的灌输式宣讲变成交流互动的方式,村民们畅所欲言、乡村两级干部耐心倾听,现场了解村民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急,真正在根上解决问题。新火村村民吴大娘在会上说:“你们乡里的干部在这听我们讲我们的问题,我们就能相信你们会马上将问题解决!”大演乡真正用“板凳会议”搭起干群“连心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实打实”共解“疑难症”。以前,村民们都是只要管好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村民之间沟通不到位容易引发邻里不睦、公共事宜决策困难等问题,大演乡以村集体为主体,本着“民事民参,民事民议,民事民决”的原则,召集村干部、村民、村企通过召开“板凳会”的形式,平等自由的交流,鼓励村民对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更好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通过“板凳会”,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探讨家乡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让村民自治打通服务党员群众“最后一公里”,让村民由“生人”变“熟人”,“陌邻”变“睦邻”,“难事”变“易事”。

“心贴心”共谋“金点子”。如何让乡村振兴有方向地“跑起来”,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摸清楚情况,才能找准出路。大演乡用一张“小板凳”将干部与群众紧密连接起来,群众畅所欲言、踊跃提问,干部更是热切回应、详细解答,双向的互动,让群众充分理解吃透了各项惠民政策。通过不断探索,谋划出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新路线,同时通过村集体经济共谋发展,以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和4A级景区牯牛降为抓手,一方面通过蔬菜、黑木耳、西洋参等种植业发展,另一方面发展民宿和农家乐产业,村民集体收入得到了提高,乡村振兴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今后,大演乡将坚持用接地气的方式继续听民意、查民情、解民忧,用泥土香的“板凳会议”深入群众,用一件件小事垒起“以人民为中心、为民办实事”的韧性和决心,不断推进大演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江琴)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