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台文明网!-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正文

石台县“三民”举措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时间:2021-11-18 16:33 来源:未知 作者:雨林 阅读:

石台县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实际工作深度结合,以“三民”举措助力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畅通渠道听民意。广开言路,以“三问”征集,了解群众急难愁盼。线上问计。通过石台县人民政府网、石台先锋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围绕环境、城管、物业、交通等广大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广泛征集群众建议和诉求。截至目前共收到问题50余个,核查反馈60余次。线下问需。结合党支部主题党日、“双报到”活动、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题入户走访,充分发挥网格员、报到党员、驻村工作队作用,累计走访群众15472户、企业2420家、征求意见1649条。开门问策。通过在公共场所设置征求意见信箱、电子邮箱等形式进一步拓宽收集建议渠道,建立意见箱200余个,收集群众反馈建议100余条。

共商共策解民困。求真务实,以“三制”统筹,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资源协调机制。整合全县人才、资源、项目,实现资源互通共享。发挥机关单位职能优势,协调资金,落实项目,保障惠民举措落地生根。发挥基层党组织阵地优势,组建“文明石台”“美丽石台”“暖心石台”“护航石台”四类党员志愿服务队,组织党员志愿者全面参与安徽省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环境治理、公益帮扶、文明劝导、交通引导、乡村振兴、未成年人保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治安维稳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全县参与志愿服务的队伍有110余支,志愿者共计2500余人,全年共开展了40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受益群众达40000余人。任务分解机制。深入实施“进万户、访千企、解十难”行动,突出解决办事难、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办证难、增收难、用工难、融资难、转型难等十个方面的突出困难和问题,采取“三定”机制细化任务分解。商讨议定,根据各单位职能分类、任务处理难易程度,召开商讨会议5次,明确责任单位及工作时限;沟通协定,各单位选定联络员共20名,加强各部门沟通联动,对于整改任务对接不准确、落实项目难等问题与其他部门沟通解决10余次;群众指定,直接由群众指定相应责任单位,选出群众代表与责任单位沟通,把涉及到的流程、细节交代清楚,截至目前,责任单位解决群众疑问10余次,实地整改20余次。台账认领机制。针对发现和征求的群众意见建议,细化整改方案,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整改台账,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整改一件销号一件,做到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应改尽改。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共认领办理各类民生项目492项,其中县领导领衔办理实事项目32项,目前已完成363项。

精准落实促民生。齐心协力,以“三融”落实,统筹解决各类问题。线上融合线下。对于群众反映问题,线上通过县长信箱、部门信箱、在线访谈等方式在线对话实时回复,建立“办实事”微信群、论坛、讨论组10余个,即时共商共议促进问题整改;线下开设党员先锋岗、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工作试点30余个,建立惠民服务窗口9个,确保专人准办、专事专办、一站通办。专职融合兼职。在各单位抽调人员,强化专业力量,组建宣讲队、应急抢险队、医疗救护队等专业队伍共6支;融合爱心群众、在职党员,组建志愿服务队、应急救援队、治安维护队等兼职队伍8支,保障队伍人员充足、力量充沛。温度融合力度。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围绕党史教育、环境改善、个人保护等多方面开展志愿活动10余次,宣讲、座谈会30余场,受益群众3000余人,让群众感受服务“温度”;围绕扫黄打非、非法营运、占道经营等问题开展大排查大整顿活动20余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违法感受执行“力度”。(雨林)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