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台文明网!-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聚焦石台 > 正文

麦芽糖熬制出甜日子 ——摄影产业带动旅游兴旺,让传统麦芽糖成农民致富新途径

时间:2021-02-20 09:32 来源:池州日报 作者:江雪飞 阅读:

这段时间,石台县七都镇七井山八棚村画坑组村民潘必良和潘志明两家每天都显得格外忙碌,尤其是进入腊月以后。这不,天还没亮,小小的家庭作坊里就亮起了灯火,劈柴担水的嘈杂声早早就让沉寂的山村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今天得加把劲,江苏那边在我们两家定制的100斤麦芽糖下午就得发货。”潘必良刚刚将淘好的一箩筐富硒大米倒进滚烫的大锅里,对着正挑着一担柴禾从门口走过的潘志明说。

“知道,你看我天不亮就在挑柴禾,下午准能出糖,误不了事。”潘志明乐滋滋地回答。

潘必良所说的麦芽糖,其实就是昔日农村用大米熬制的一种极其普通的甜食,旧时乡村十分普遍。只不过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土的掉渣上不了台面的甜食早就淡出人们的视线。一直有着过硬制糖手艺的潘必良和潘志明之所以近几年重操旧业,这与七井山摄影产业的兴起和旅游开发有着很大的关系。

“好多年没做了,还以为这门手艺淘汰了呢。我哪里能想到,现在党的政策这样好,不但在农村实施了许多惠及老百姓的致富项目,还搞起了摄影和旅游,人一窝蜂地往这里涌,让我的这种糖成了香饽饽。”潘必良说,“去年卖了七八百斤,今年恐怕要达到千把斤了。”

“现在一斤可以卖到20元,还供不应求,半年少说也能挣个四五万元,比干什么都强。”已经尝到“甜头”的潘志明坦言。

七井山海拔800米,生态优良,风景秀美,原生态的摄影和旅游资源在石台别具一格。画坑组早在2017年就尝试摄影基地的建设,经过几年的打造,不仅让这座小山村成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摄影爱好者趋之若鹜,而且有效带动了七井山各类农特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在众多的农副产品中,麦芽糖以其原材料生态环保、制作工序精细有趣,既可让人感受到来自五谷的自然芳香,又能体验传统工艺的原始厚重。每当熬制麦芽糖的季节,小小的糖坊总能成为七井山最为抢镜的热门“景点”。

“我们在制作麦芽糖时除了采用富硒大米、当地麦芽、柴禾土灶以及高山泉水这些原汁原味的材料保证其质量以外,其制作过程也是七井山摄影与旅游的一个卖点。”每当说起制作过程,一贯诚实的潘必良总是喜欢在围观的客人们面前露出些许狡黠。“我这样做,更能让这门手艺显得神秘,吸引更多的游客,为七井山的摄影和旅游增加更多的民俗文化内涵。”

潘必良说,其实,做麦芽糖很简单,先将定量大米煮熟以后,加水搅成稀饭,冷却后加入麦芽发酵5个小时,然后用布袋过滤,将滤过后的糖水大火熬干后,剩下来的就是麦芽糖的雏形了。只不过这种半成品的麦芽糖又黑又粘,无法食用,必须用手工进行拉拽。这道工序很有趣,也是最能吸引游客的一个“噱头”。将一坨子糖在特制的工具上慢慢拉拽,原本软踏踏的糖坨像变戏法一样越拉越长,越拉越白,好似一道白练般地左右挪腾,上下翻舞。每当这个时候,旁边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人,总是将拉糖的场地挤得里三层,外三层,摩肩接踵,水泄不通。

“看得人多,糖也好卖。”潘志明说,随着七井山摄影与旅游的深度开发,麦芽糖的名气会不断增大,他们现在不仅现场卖,而且做起了网上生意,精包装后的产品已经销往全国各地。随着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更多的老百姓将通过这一传统手艺,在七井山辣椒、山茱萸、薏仁米、土猪肉等“七井七宝”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新的致富之路。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