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大演:只此青绿映山乡 共绘生态新画卷
春日里,漫步在石台县大演乡,抬头“天空蓝”,四顾“生态绿”,所到之处皆风景……近年来,大演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将“青绿”底色融入发展肌理,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赢的发展之路。
生态筑基:让青山常绿、碧水长清
大演乡以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为抓手,构建“一轴七翼”长江生态廊道建设格局,自2020年以来累计完成封山育林1.31万亩、森林抚育5.35万亩、退化林修复1.02万亩。针对牯牛降景区沿线芭茅山火灾隐患和水土流失问题,科学补植枫香、青檀等适生乡土树种,打造四季有景的生态景观带,既提升森林覆盖率,又为游客呈现“春观花、夏纳凉、秋赏叶、冬踏雪”的视觉盛宴。
在水环境治理上,大演乡创新“河长制+智慧监管”模式,建成牯牛降地理信息监测平台,实现水质、气象、森林防火等数据实时监控,护林员巡护效率提升40%。通过河道清淤、护坝建设、景观步道铺设、公信河沿岸生态驳岸修复等项目建设改善水环境,如今的河滩变成了“网红打卡地”,Ⅰ类饮用水源地保护率达100%。
(图片:涧水幽谷 作者吴旭东)
产业赋能:从“富硒资源”到“富硒产品”
依托“中国生态硒都”资源禀赋,大演乡探索“硒+”产业融合发展路径。西黄山茶博园建成水肥一体智慧茶园,年产硒茶500吨,产值突破2000万元,带动1500户茶农户均增收2万元。东隆汇泉、氢硒康泉等水企业落户大演,年加工富硒水30万吨,产品畅销全国,解决100余名村民就业,村集体年均增收10万元。
林下经济成为新增长点,青联村200亩西洋参基地预计5年内扩至万亩,带动750人就业;永福村种植羊肚菌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村集体经济大增长,新唐村顾公中蜂养殖基地年产蜂蜜20吨,“甜蜜产业”助农增收。全乡建成光伏电站6座,累计发电收益一百余万元,实现“阳光收益”反哺生态保护。
文旅融合:让乡愁可触、未来可期
大演乡将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新农村打造“天池居”等特色民宿60余家,年接待游客14.8万人次,旅游收入占全乡GDP的34.3%。牯牛降景区通过智慧化改造,新增观光步道5公里、观景平台8处,配套建设硒养康养中心,实现“一日游”向“多日游”升级,2024年夏季游客量同比增长30%。
从“植绿护绿”到“点绿成金”,大演乡始终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让绿水青山成为民生福祉的“不动产”、乡村振兴的“聚宝盆”。未来,大演将继续践行“两山”理论,以生态“高颜值”赋能发展“高质量”,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书写“只此青绿”的永恒篇章!(江琴)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