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县库山村:梯田尽披紫云锦,沃野深耕绿文章
暮春的皖南山区,石台县丁香镇库山村层层叠叠的梯田里,百亩紫云英迎着山风舒展成紫色浪潮。这片曾被视作寻常绿肥的作物,近日却以“紫色云锦”般的盛景在朋友圈广泛传播,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抹亮色。
站在梯田望去,紫色花海绵延至山谷,与白墙黛瓦的古村落构成水墨画卷。村民刘大叔扛着锄头穿过田埂笑道:“往年冬闲田长杂草,现在种上紫云英,花开完翻进土里就是‘绿黄金’。”作为“绿肥种植先建后补”项目实施点,库山村通过“农户自主种植、政府验收奖补”模式,将150亩梯田变为“养地试验区”。农业部门监测显示,三年紫云英轮作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近30%,化肥用量减少四成,水稻亩均增产超15%。
这抹紫色的生态效益背后,藏着一套“藏粮于技”的科技密码。“紫云英固氮能力相当于每亩施11公斤尿素。”镇农技人员说,“我们为每块田定制‘体检方案’,配套秸秆粉碎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让耕地‘带绿升级’。” 正是这些科技手段的加持,让紫云英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紫色花海泛起的层层涟漪,也逐渐激活了乡村振兴的“生态资本”。春天来拍花,用镜头定格浪漫;秋天来拍稻,记录丰收的喜悦,这种“以花养田、以田引客”的良性循环,让库山村开始摸索出一条“绿肥种植—土壤改良—品质农业—农旅融合”的绿色发展链。
如果春天的紫云英是写给土地的情书,那秋天的黄金甲就是大地盖了邮戳的回信。十月秋意正浓时,沉甸甸的谷穗压弯秸秆,同一片土地褪去紫裳,换上了金色盛装,迎来新一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此时,库山村凭借这漫山遍野“满村尽戴黄金甲”的壮美景象,吸引八方来客,带动乡村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将生态投入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村民增收致富的真金白银。
库山村的梯田里,从“紫云锦”到“黄金甲”的色彩变幻,是四季轮回的视觉诗行,更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生动实践。这片土地上的色彩魔法,蕴含着中国农业转型的朴素真理:当紫云英的温柔浸润过土壤的肌理,丰收的锋芒自会在秋阳下闪耀成黄金的铠甲。(张琦)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