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台文明网!-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村镇创建 > 正文

石台县矶滩乡: 党建赋能“网格” 居民幸福“满格”

时间:2024-11-11 08:59 来源:矶滩乡 作者:喻环 阅读:

“多亏村里党支部关心、网格员尽职,我们的烦心事解决得真快!”说起家边的垃圾场路面不平整的问题得以解决,高乐村桥头组的居民们都不禁竖起大拇指。这正是矶滩乡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助力基层治理提质生效,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的生动体现。

图片1.jpg

近年来,矶滩乡坚持运用党建“小网格”优化基层治理“大棋局”,通过合理划分网格、强化网格员队伍、提高网格化服务水平,织密党群干群“感情网”,打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党建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居民安全感和幸福感。

党建引领,助力治理体系“网格化”。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效能和网格队伍服务能力,矶滩乡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的原则,构建“党委+村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联动组织体系及包村领导包保制度,将全乡6个行政村划分为55个网格,实现党建、综治、民政等联动共治。

“网格化管理能让村里群众有事情能第一时间找到人帮忙,我们也能第一时间发现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及时准确地听民声、解民忧,积极有效地解决好大家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洪墩村网格员徐礼娟说道。

借助县、乡两级网格员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网格员理论素养、增强业务本领,为基层治理夯实根基。严格落实网格队伍建设标准,制定网格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规范化管理网格队伍,矶滩乡的网格服务管理实现了高效运作。

图片2.jpg

建强阵地,推动治理机制“系统化”。充分利用乡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乡村振兴夜校、农家书屋、爱心超市等场所搭建起居民“家门口的服务阵地”。畅通群众表达诉求、参与网格事务的渠道,提高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把会议室搬到广场、凉亭等开放式场地,全乡打造6个“百姓评理说事点”,今年以来,开展党的惠民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宣传10余场次、收集社情民意2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10余件。

图片3_副本.jpg

整合公安、司法、林业、综合执法、综治等多方力量,建立健全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将基层治理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保护生态环境等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有机结合,将“村里事”变为“家里事”,切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群众从基层治理的观望者、等待者转变为参与者、建设者,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自治氛围。

排忧解难,倾力服务群众“精细化”。“这次我能与医院协商调解,多亏了村里的网格员和工作队。”塔坑村居民余先生笑着说。村里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余先生与某医院发生医疗纠纷,想到村里的驻村工作队来自司法部门,便立即联系村里工作队上门了解具体情况,及时帮助当事人收集保存有关证据,并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最终,在工作队的反复奔走与努力协调下,医院同意赔偿余先生3万余元,双方对此调解结果均表示满意。

图片4.jpg

了解民情民意、宣传政策法规、排查安全隐患、调解邻里纠纷……这些被认为琐碎的小事,在矶滩乡的众多网格员眼里都是“大事”。他们每日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将每一个具体问题解决在自己的“小网格”里。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及时有效回应居民诉求,办好居民的“关键小事”。

今年以来,矶滩乡通过成立联合走访工作小组,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扎实开展“察民需、听民计、解民困”活动,实地走访村组居民,动态掌握网格情况,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同时,通过“书记领办项目”集中破解重难点问题。累计走访群众500余户次2000余人次,解决居民反映问题建议达39件。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正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写照。矶滩乡正是巧用乡村网格员这根“针”,串起基层治理“千条线”,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全力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喻环)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