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台文明网!-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村镇创建 > 正文

石台:扮靓村容村貌 建设美丽乡村

时间:2022-01-12 14:46 来源:池州日报 作者:江雪飞 阅读:

深冬时节,草木凋零。但在石台县不少村庄,红砖黛瓦的农舍,青葱翠绿的菜畦,河畔浣衣的村姑,水面嬉戏的麻鸭……依旧呈现出一幅幅宛如春天般的秀美景象。

微信图片_20220112143706_副本.jpg

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觉中,笔者来到小河镇樟村的一户种满兰花的庭院。74岁的汪桂桃老人沐浴在冬日的暖阳下,一边哼着黄梅戏一边挑拣着野生荠菜,慈祥的脸上透着满满的幸福。

微信图片_20220112143657_副本.jpg

“奶奶,您家真干净!真美!”笔者竖起大拇指称赞。

“多谢、多谢……这要多亏了我们党和政府的政策好!现在村里的路是宽又宽,汽车能开到家,自来水拧开直接用,厕所搞得像宾馆,生活环境跟以前比是大变样。”汪奶奶回忆往昔说,以前要是来了客人,进门不是弹身上灰就是擦脚底泥,家里鸡屎一地,她得拿个扫帚满地扫。小河镇党委委员李振华介绍,2020年下半年,石台县投资280万元,对有着1000多人口的樟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具体包括道路硬化、文化广场、公共厕所、休闲长廊、苗木绿化、停车位、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最让百姓称道的是,村里那条昔日垃圾成堆的河流,经过清淤疏浚,在周边植树绿化以后,不仅改善了整个村的人居环境,而且为樟村营造了一道“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图景。

与樟村一样,丁香镇华桥村两年前就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笔者发现,虽然墙上的壁画显得有些斑驳,地上的青砖滋生了少许苔藓,但放眼望去,瓦舍清洁明亮,街道一尘不染。清新的格局,优美的环境,与这座有着400多年古槐树和省级文化保护单位古祠堂的村落显得格外协调。

一辈子驻守在农村的退休教师汪传宏说:“华桥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彻底改变了‘脏乱差’的旧貌。原来村庄里是电线横七竖八如同蜘蛛网,垃圾随处倒,一阵风吹过塑料袋漫天飞。记得有一次塑料袋吹到电线上,将两根电线缠绕在一起,造成线路短路,村里十几户人家的电视机被烧毁。如今,国家花那么多钱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环境,我们更得爱护自己的家园。”

微信图片_20220112143648_副本.jpg

“石台的美丽乡村建设,不单单体现在‘量’上,更体现在‘质’上,不但针对每一个村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采取不同的建设方案以外,在基础设施上也是高标准,严要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管理上的长效机制,使老百姓一改昔日生活陋习,养成了房前屋后整理干净、杂物有序堆放、垃圾及时清理的卫生习惯,村容更加整洁,乡风文明蔚然成风。”县美丽办主任徐大庆说。

目前,石台县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实现中心村全覆盖,每个村均建有污水处理站,全面消除露天粪坑,村民纷纷新建与改建“三格式”标准化卫生户厕。同时,发动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拆除破旧脚屋、猪栏、厕所和残垣断壁等无功能建筑,全面整治房屋乱搭建、杂物乱堆放、垃圾乱丢弃、污水乱泼洒、车辆乱停放、墙面乱涂贴“六乱”现象,清理死角盲区陈年垃圾等;整治疏浚河沟渠塘,实现水系畅通,水体清澈;梳理规范电力、通信等线路。同时结合城乡垃圾处理PPP项目“一体化”管理,每个村配备1至2名环卫人员,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统一清运、集中处理,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

小河镇全貌_副本.jpg

徐大庆说,“十四五”期间,石台将继续围绕建设新阶段“山水秀丽生态美、乡村清新环境美、经济发展特色美、人民幸福生活美”的目标,以全域旅游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充分挖掘村庄历史文化,展现石台“千村百景”,为乡村振兴增亮底色。(江雪飞)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