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镇东庄村:“四化四力”全面提升“池州名村”培育质效
2021年,石台县小河镇东庄村坚持党建引领,围绕“池州名村”培育目标,精心谋划、系统推进,“四化”并重、“四力”齐发,全面提升“池州名村”培育质效。
党建引领强化,聚合培育“核心力”。严选人。深入摸排、严格把关、规范程序,选优配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新班子平均年龄降至40.2岁,基本实现“三升一降”。抓班子。严格落实坐班制等10余项工作制度,积极推行村“两委”干部轮流主持会议和规范的会议制度,常态长效开展谈心谈话,确保干部勤勉、作风优良。强队伍。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配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双培双带”等党建活动,培树党员示范户20余户,党员同志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集体经济发展等重大斗争和事业中勇担当、作表率、当先锋。创建“黄湓红韵,三美东庄”党建品牌,明晰明确党建引领发展的思路举措,汇聚汇合党建引领振兴的能量合力。2021年,东庄村党支部先后获石台县第二届基层党建工作“十大”品牌、池州市2017—2020年度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池州市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先行村荣誉称号。
产业发展优化,加足培育“原动力”。立足现有资源优化存量,积极对接市场实现增量,下好“山”“水”“田”发展一盘棋。向“山”要经济。稳妥推进600余亩山场流转工作,建成集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1个、青梅种植基地1个,桃、奇异果、红心柚等经果产销火热,吸引长三角及周边游客数千人次打卡观光。向“水”问出路。围绕黄湓河、千亩大畈包装打造、对外推介,拉高标杆、深入谋划,申报实施旅游节点项目,打造田园综合体、康养综合体,加快融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向“田”寻发展。发挥村集体专业合作社牵头抓总作用,有力有序流转土地1200余亩,稳妥推进大米加工厂产加销,深化与龙头企业合作,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推进“村社”一体发展、“村企”协同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预计2021年大米加工超1500吨,将带动集体经济增收超50万元。成功引进安徽中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1亿的硒米深加工食品项目,将在东庄村建设硒米三产融合示范园(区)和研发加工功能健康食品加工基地,预计建成后将带动153户462人受益。
乡村建设细化,赋能培育“驱动力”。编制规划“定坐标”。围绕现有区位优势和未来发展定位,按照优化布局、节约集约等5个原则,对接市、县联系单位和规划设计等部门驻村开展调研3次,把握土地管控等6个重点,因地制宜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设施完善“强功能”。紧盯群众牵肠挂肚的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小事,实施红楼桥、王龙道路等基础设施4项,进一步夯实乡村发展的硬件基础。服务优化“增质效”。加大对村老年协会服务站、农家书屋、卫生室等服务场所的投入,改造电力台区3个,谋划实施党群服务综合体项目,立足长效、建管并重,为村民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改善环境“换新颜”。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做好亮化、绿化、美化“三大工程”。今年以来,完成改厕114户,亮化路灯39盏,创建美丽庭院3户,村庄环境持续优化、“颜值”不断提升。
乡村治理深化,提升培育“保障力”。坚持党建引领前提下,统筹做好“法治”“德治”“自治”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村民综合素质,维护村域社会大局稳定。法治为纲。结合乡村振兴夜校,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反诈骗宣传、“双提升”调查,加强网格员培训管理,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打造法治东庄、平安东庄。德治为根。有效发挥道德评议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载体作用,积极运用乡村大喇叭、横幅、宣传画等手段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自治为本。按照“党建引领、群众主体、村民自治”的工作思路,推进农村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通过村民代表代会、党员大会、板凳会等形式,带动群众参与到乡村治理的行动中来,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曹荣港)
(责任编辑:文明网编辑)